第十五章 反响异常火热(第2/3页)

“那边的人很没礼貌吗?”崔云凌笑着问。

“别提了,犯不着和他们计较,我们说到哪里了?”

“关于让智通支援一批人力的事,这还是要请集团帮我们多争取一些。”

“这个,”冯一平刚说两个字,电话又嗡嗡的震动起来,一看,国际长途,001的,“你好!”

“您好,请问是冯先生吗?我是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协会(AHAM)董事会办公室的珍妮,我们协会非常希望能清冯先生来美国,向我们讲解您提出的这一颠覆性的战略……”

之后,冯一平的电话就忙得很,而且好多都是国际长途,导致他在上课时候,只得设置来电转移。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电话,当然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类似《蓝海战略》这样的商业书籍,受众面不像畅销小说那么广,因此在美国的各大书店,现在热销的,依然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火焰杯上市的那一天,有销售的那些书店,火爆异常,就像后来苹果有新品上市之前的零售店一样,不少书店前面,都有书迷在排队等候。

但是,当铁粉们至少人手一本之后,火焰杯的销售虽然还是不错,但热度正在慢慢消褪。

这个时候,各书店的经理,欣喜的发现,哈商出版社的那本小众的书,销售额居然一天比一天高,后来竟经常占到门店日销售的30%以上。

无它,买火焰杯的读者,大部分是一本本的买,而买这本书的,经常是一些公司行政部门的人,一来就是几十本的买。

还不断有人电话预订,一订又是上百本。

汇总到出版社,就是这一本上市不到一个月的书,为出版社增添的码洋,让安德森和威尔逊的老脸,灿烂得很。

最开心的,当属汉密尔顿莫属,作为策划这本书的直接负责人,他现在确信,这本书绝对是出版社年度运作最成功的书之一,而这本书的成功,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奖金的增加,也是他通向上一级职务的阶梯。

销售火爆起来以后,15号,华尔街日报首先刊登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对这本书非常推崇,“读过蓝海战略之后,你对竞争的看法将完全改变!”

之后,各大报纸纷纷跟进,总部位于伦敦的《经济学人》说,“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这本书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的新思路,对强烈渴望获利增长的企业家们说,是时候抛弃对抗性的战略,转向追求注重创新性的战略。”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先驱导报刊文说,“蓝海战略与当下大家奉行的竞争战略,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突破了成本因素,主要注重价值创新,而非价值创造,重点关注需求方,进而开拓出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

德国世界报则干脆的说,“总之,基于蓝海战略的战略管理,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

日本的读卖新闻的侧重点则有些不一样,虽然他们的记者敢向冯一平提出那样的质疑,其实他们也只敢向冯一平质疑,美国干爹家的哈商出版社的出版规则他们很清楚,那样严格的流程,不可能出现冒名顶替的事情。

这也说明了冯一平选择哈商出版社的正确,他们的背书,帮他省了不少麻烦。

但读卖新闻在肯定了蓝海战略的一书的意义以后,还特意补充说了几句,“蓝海战略之所以能够超越竞争战略,是因为它考虑到了现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而迈克尔·波特在写竞争战略时候,互联网都还没出现。”

只不过这几句话,叫人怎么看,怎么带着一股醋味。

……

在这之后,是一大批知名企业高管纷纷在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

柯达的老总撰文说,“如果静态的来看不断下降的毛利率,我们可能觉得企业面临很低的天花板,但是结合蓝海战略,把企业的视觉向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延伸,你就会发现,规模与利润空间的扩大,再也不是问题,过去的很多困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