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2/3页)

要知道,去年我国的GDP总量,还不到一万亿美元,而排第二的日本,已经是四万多亿,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金主任没有和他纠缠这个问题,他对冯一平话里的另一个数据更感兴趣,“为什么其它国家和地区,可以保持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而你认为我们只能有三十多年?”

原因我说不清楚,但我就是知道,“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做不得准的,但我认为,制约我们国家持续高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不管是韩国还是宝岛地区,他们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都伴随着城镇化,而城市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他们是一个人进了城市,户籍跟进去,住房跟进去,社保跟进去,公共服务跟进去。但是鉴于将来的高房价,我们现在进城的这些人,各个工厂的主力,农民工,能有1%在中大城市买房安家就不错,绝大多数只能是年轻的时候到城市,年龄大了又依然回农村老家,这个城镇化是中断的。另外,鉴于计划生育的力度,将来劳动力的缺口也会很大,劳动力缺口大,那用工成本就高。人口减少了,内需也会减少,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断保证不了高增长率,到时甚至会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这个观点,就更耸人听闻,“你难道说我们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金主任话没说完。

“这肯定是对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要作相应的调整,”就冯一平重生之前的那会,已经通过双独家庭可以生二胎的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都是以农业社会的观念来衡量,人口增长多少,要吃多少口粮,增长太多,社会负担不起。但现在是工业社会,条件不一样了,而且从整体上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随着抚养孩子货币化支出成本的提高,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大家的生育意愿,都在降低,我个人以为还是有调整的必要。”

……

冯一平虽然知道,对金主任说了这些,应该也没什么用,但是,总憋在心里肯定是没用的,现在有机会就多说说,以后在杂志上也系统的发表些文章,能带来一点改变最好,重生一次,他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

对金主任来说,冯一平的这些想法和观点,和政府的那些智囊机构里四平八稳的专家说的,完全不一样,乍一听,觉得挺没道理,完全是浑话,但一听他的理由,多少都有些道理。

就从冯一平能说出这些观点,他的知识面很广,基本功是扎实的,而且冯一平的视野,看起来,比他这个高级干部还要开阔,还要长远。

他是不知道,经过多年网络的熏陶,后来比冯一平的嘴炮还厉害的人,多得是。

所以这一问一答,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十点多,冯一平茶都喝了四杯。

“小翎没说错,你是个很有想法和见地的孩子,今天你的这些观点,对我有很多启发,以后到了省城,有时间就来看看我。”

他们俩这时在餐厅吃夜宵,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鸡蛋面而已,金主任自己是一小碗,冯一平是一大碗,上面还卧了两个双黄蛋。

“金伯伯你也知道,我们现在这个年纪,总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太理想,我今天妄言的这些,你不要见笑就是。”刚才有些话,太绝对,冯一平现在肯定要谦逊再谦逊,给人留下一个狂生的印象,不是他要的。

“且不说对错,你能想到这些,就很难得。”金主任笑着说。

等他出门的时候,待遇终于又提高了,金主任亲自把他送到大门口,“以后有空就来,当自己家一样。”

刚上车不久,金翎的电话就打来了,“我爸说你今晚表现不错,有从政的潜力。”

“你可别吓我,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况且,我还想逍遥的过一辈子呢。”他只想发财,怎么可能愿意当官?再牛的人,初入官场,都得但孙子,他没那个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