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硬逼着我搞房地产吗(第2/3页)

“今天正巧,我今天找梅总,也是有事相商,二位请,”他带着两个人走到湖边,指着对面说,“其实这沿湖的一带,都是宝地,只不过因为交通不便,暂时还没有开发出来,但是冯总你们这和沿江大道的桥一修通,那交通就不是问题,驶上市里的主干道,只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我们区委会有个建议,你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一块整体拿下来,包括这个官莲湖,依托在建的这家酒店,整体开发?”

梅义良没作声,冯一平也没作声。

“当然,条件绝对优惠!”孙区长见他们两个一言不发,补充了一句。

这几年,省城的几个中心区发展的很快,现在的滨江区,是省城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缺,有一个工业园区,但是目前进驻的企业不多。

省城和滨江区一样处于外围地带的区里,东市区原本比滨江区更差,但是随着新机场和机场大道的建设,东市区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滨江区依据自身特点,也定下了工业和房地产开发齐头并举的路子,重点还是在房地产商。

但是,现在的市民,还是想着在市中心安家,来郊区购房的意愿不大,所以来滨江区开发房产的企业也寥寥无几。

嘉盛度假酒店项目,是这几年来,滨江区承接的最大的投资项目,而且投资商看着是不差钱的样子,从原本计划的五千万人民币的投资,一下就翻番到一亿,再努努力,不说再翻一番,让他们加个几千万也蛮好啊!

别说,孙区长的话还真打动了冯一平,老实话,他原本是没打算涉足房地产这一块的,主要是后来披露的各种房地产的乱象吓到了他。

但是,细一想,现在可不比以后,这几年房价虽然在上涨,但是房地产市场还没有真正起飞,没有后来那么火热,房地产行业也还没有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行业。

后来的时候,是房产商想办法找政府批地,根本没有议价能力,花出去的公关费用,就占了成本的好大一块。

但现在不一样,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领导,虽然都知道接下去的发展会不错,但谁能知道未来的十几年国民经济一直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城市规模一扩再扩,原来的郊区都成为城区呢?

至于收入增加的居民,对房产的需求在几年后呈现井喷的形式,现在更是没人能预料。

所以,现在和以后是反着来的,是这些地方政府求着发展商拿钱买地。

再说这一块地确实也是宝地,前面临江,中间一座几十亩的湖,将来桥一通,到中心区只要十几分钟车程。

重点还是稀缺的自然风光,省城的湖泊虽然多,但是随着未来城市的扩张,现在的一些湖泊,好多后来都彻底成为了历史,只是一个地名而已,后来的那些还有水,环境尚可的湖泊周边,都是高档住宅。

不过,冯一平虽然心动,面上却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孙区长,酒店占去这么大的投资,我们的资金一时也比较紧张,房地产项目和酒店项目不一样,需要好多的周边配套,比如学校,超市,银行,商场等,这一块,”他指了指对面那些散落的民居,“可是什么都没有。”

“冯总,酒店投资,完全用的是你们的自有资金,如果你们拿下这块地,我们可以帮着想办法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其实这个也简单,等酒店建成,估计各银行就会主动找上门谈融资,是吧!”

这个还真是,银行就是这样,想贷款的总是贷不到,不想贷款的他却求着你贷,属于那种晴天给你送伞,下雨天追着你收伞的行当。

“来,”孙区长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后面跟着的那一辆车,显然是规划部门的人,地图都带好了,铺在发动机盖上,孙区长指着就讲起来,“沿湖的这一带,除了可以开发别墅,或者小高层,高层也可以,也完全可以规划出商场,学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