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春节序曲二(第2/3页)

他这样一说,黄静萍和那个女孩子又觉得好笑,黄老师呢,当然认识冯一平,也知道他成绩不错,但在学校完全没有私交。

这时的老师,也不像后来的老师,收学生的礼都收的理直气壮,甚至该收礼的时候没收到礼,还会大发雷霆,借故整治学生,所以黄老师现在有些踌躇。

这时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开口说了,“爸,他都说的这么诚恳,你就收下吧。”

冯一平顺着说,“原来这是师妹啊,师妹都这么说了,黄老师您还是收下吧,是不是啊黄静萍?”

黄静萍笑嘻嘻的看着他,“二叔,你就收下吧。”

黄老师把烟接过去,“那老师就谢谢你了,这可是比我平时抽的大公鸡要好,也替我向你父母问好。”

也许不是在学校吧,黄静萍开朗活泼了许多,“冯一平,这种软糖还有没有,挺好吃的,在哪一家买的?”

冯一平笑了笑,把那袋糖提过来,“我也不知道在哪家买的,不是我买的,我只负责在这看东西,这里还有,你都拿去吧。”

黄静萍和黄师妹各挑了几个,“好了,我们自己去找,谢谢啊,再见。”

黄老师对他点点头,嘱咐他一句,“一个人小心点啊。”带着两个女孩子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都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才总算把年货买齐,还是舍不得在街上吃饭,就是买几个油饼梅秋萍也不愿意,“马上就回家了,还花这个钱干什么?”

这次东西多,驮回家不容易,于是花五块钱叫了一辆三轮车,连人带东西,送回梅家湾。

到家的时候,大舅家已经吃过中饭,梅秋萍快刀斩乱麻的下了一大锅面,都饿了,五个人围在一起,哧溜哧溜的,一会吃了个精光。

吃完饭歇了一阵,梅义良帮着挑了两大袋子,一路回到了五塘塆,一路上,碰到好几拨去镇上的人,也赶上了好几拨从镇上回来的,父母都热情的和他们寒暄,但父母之间,一句话也没有。

到家的时候,隔壁两家都迎了出来,冯卫东过来帮忙接过梅义良手里的袋子,“到了这里,你就是客了,给我吧。”

他老婆也跟过来看,“叔,婶,看来今年是大翻身咯,买这么些东西。”

冯家升老婆也说,“是啊,你怕是要把整条街都搬回来吧。”

这样的话,梅秋萍应对起来轻车熟路,“哎,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哪像你们,都是捡贵的买,家里现在乱的很,等我打扫好,你们来坐坐啊。”

回到久违的家里,把火塘里的火烧起来,烧开了一壶水,梅义良喝了两杯茶,就起身走了,梅秋萍想留他住一夜,他说约好了人打麻将,等过年的时候再上来。

梅义良一走,家里顿时就沉寂下来,冷战嘛,这样的情形冯一平也经历过好多次,早就习以为常。

梅秋萍在整理买回来的东西,把走的时候收好,现在要用的找出来。冯振昌坐在最里面,也是烟最多的地方,眯着眼睛,似睡非睡的。冯一平干脆抱着搓衣板,在上面做起寒假作业。

听说他们回来,下午陆续有人上门。有几个是来收账的,冯振昌和他们把帐一对,当场就把钱付清了,那几个很高兴,说,“看来叔在外面赚了不少钱啊。”

冯振昌说,“欠了这么长时间,真挺说不过去的。再怎么说,欠你们的钱也不能再拖下去,只好出去想办法。哪里赚了不少钱啊,比在家里种地好一点,赚的也是辛苦钱。”

还有好些家是杀了年猪的,上门来请冯振昌和梅秋萍吃饭。塆里的习俗是,杀了年猪,总要请同一房的,还有相熟的吃饭。所以进了腊月以后,经常是今天我去你家吃饭,明天你来我家吃饭,后天一起去他家吃饭。

下午的时候,听说他们回来了,二伯带着东明把那二十多斤肉送过来,也叫冯一平一家去家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