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收柿子(第2/3页)

他们洗刷好,热腾腾的鸡蛋面就已经端上桌。冯一平的碗里,面很少,都是肉和鸡蛋。早上可不能放开肚皮吃,因为等下要去山上,吃太多走不动哦。

肖建平夫妇一人挑一担箩筐,肖志杰和冯一平都驮着跟长长的竹竿,顺着塆后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走,走了近二十分钟,才到地方。

柿子树有两棵,是多年的老树,很高很大。叶子几乎落光了,只剩下枝头坠着的金黄的柿子。和收板栗不同,收板栗的时候,只要用竹竿对着板栗打,它掉下来就可以,反正外面有壳,摔不坏。

柿子就不一样,要一个个或者一串串的夹下来,拿着竹竿一通打,一会把它打烂,二来掉在地上会摔破的,那样就只能拿去喂猪——所以这是很细致的一件事情。

不过,收板栗和收柿子这些事,还是较受小孩子喜欢的,无它,收的时候就可以吃。比如现在,肖建平上到树上,夹下来三个熟透了的大柿子,冯一平和肖志杰一人一个,他们夫妻俩分一个。

其它的柿子是嫩黄色,硬硬的,熟透了的呢,颜色是黄里还透着红,软软的。剥开外面的一层薄皮,就有汁水流出来,里面的果肉基本上都成了果汁,一点都不涩,甜甜的,凉凉的,还带着天然的清香,非常美味。

不过吃的时候要小心,如果黏到衣服上,很难洗掉。所以吃的时候,肖志杰他妈在那边说,“你们吃的时候小心点啊,免得黏到衣服上洗不干净。”

二人相视一笑,干脆走到一旁的池塘边,“哧溜哧溜”的吃完,用手一抹嘴,顺道洗手。肖建平是直接从地里抓把土一搓就完事。

还是肖建平在树上,把树顶上的一个个、一串串的夹下来,递到肖志杰妈妈手里。冯一平高,他就举着短一些的那根竹竿,在地上沿着树转圈,把那些够的着的都夹下来,肖志杰接过去,一一放到箩筐里。

再怎么说这也是个力气活,长长的竹竿前面夹着柿子,一个的话还好,如果是一串,至少斤把重,冯一平手上又没什么力气,只收了小半箩筐就和肖志杰换班。肖志杰也夹不了多久,就和他轮换,肖建平夫妇都没歇过,两个小同志中间休息了四五次。

当太阳升到正中的时候,终于大功告成。

肖志杰妈妈说,“你们两个眼睛好,在树上找找,看有没有漏掉的。”

他们两个绕着树转了几圈,肖志杰还真找到一处,一片枯黄的叶子下还藏着一个。冯一平也找到一个,打断掉下来的一截树枝下,盖着一个。

肖建平在箩筐那整理,把自己的箩筐堆的满满的,肖志杰妈妈的箩筐里浅很多。

冯一平和肖志杰驮着竹竿先走,一人手里还拎着一串。这是特意留下来的,一大截树枝都被夹下来,柿子还结在上面,这样拿回家挂在通风的地方,过年的时候正好可以吃,不但鲜甜可口,而且清火解油腻。

回到家里,两个人把饭煮好,把猪喂了,看了会电视,肖志杰爸妈才挑着担子到家。

吃完饭,让他们两个回房睡一会,肖志杰妈妈她知道自己腌菜的手艺不好,怕冯一平吃不惯,端着盆到妯娌家拿了半盆咸菜和腌豇豆。

其实星期天中午睡不安生的,他们两个都算的上听老师话的好孩子,吃完中午饭就想着回学校。没有闹钟,睡的时候都怕一觉睡过头,到学校迟到,赶不上晚自习,因此半个小时不到,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除了两瓶咸菜,冯一平包里还放进了一瓶梨子罐头,一包饼干,送到村口的时候,肖志杰妈妈把手里的包递给肖志杰,“里面是炒花生和兰瓜子,给同学一些,剩下的你们分着吃了,花生先吃,不然时间长了会返生,每次吃完把塑料袋口系紧,不然会皮掉。”

她走过来替冯一平顺了顺头发,“衣服和被子就叫小杰带回来我洗,衣服破了也叫小杰带回来,没事的。平时你外公那里要是没事,就还和小杰一块来,你们两个在一起也有个伴,还能帮他补习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