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曹操原配(第6/7页)

可偏偏,坐在上面的人是孙权。

孙权不过十四五,刚继承江东之位,根基未稳,孤注一掷想要抗击曹操,却接连大败,又被赵云欺负到家门口来,颜面尽扫。

这种情况下,文臣们对他的不满越发明显,面对着程普的咄咄相逼,文臣开始转换话题——汉帝一日不死,所有人都是臣,投降曹操,不叫投降,叫做归顺。

怀着这种心理,又有一个臣子道:“是啊,我们深受皇恩,要忠,忠的也是汉室江山。若是匈奴人打进来了,我拼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死战到底,可曹操并非匈奴,是汉臣,我们投降曹操,不是投降,是归顺。”

程普气得险些吐血,举起拳头便要打说话的文臣。

然而他的拳头还没有落在文臣的身上,便被甘宁握住了。

甘宁握住程普的拳,程普动弹不得,大骂道:“滚开!别拦着我替主公清理门户!”

甘宁吊儿郎当道:“程老将军年龄这般大了,怎地脾气还是这般火爆?清理门户这种事情,就由兴霸为将军代劳吧。”

甘宁声音刚落,突然伸出左手,扼住那个文臣的脖子,顷刻间便捏得粉碎。

文臣的脑袋软绵绵地垂下来,剩下的文臣见此,虽恨甘宁的跋扈无礼,却也畏惧甘宁瞬间杀人的武力,纷纷退了一步,离甘宁离得远远的。

甘宁出手之快,让以程普为首的将领们无一不惊叹,唯有太史慈淡淡地看了一眼甘宁,不置可否。

甘宁松开握着文臣脖子的手,文臣身体倒在地上,嘴角溢出鲜血,甘宁挑了挑眉,看向孙权,道:“你们这帮书生在这喋喋不休有什么用?还是听听主公的意见。”

微风从窗户外吹进来,铃铛的声音响起,甘宁脸上满是笑意,孙权抿了抿唇,环视着下面的文臣武将,目光最终落在张昭身上,缓缓开口问道:“若是父兄在此,先生也劝父兄归降曹操?”

张昭身影一颤,原本一派平静的脸上出现一丝裂痕,道:“主公,我已是四十有二的人了,纵然活,又能活多久?”

“而我劝主公归降,又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以在此立誓,除却主公外,再不为任何人出谋划策。”

张昭先向一步,跪倒在地,看着高座之上的孙权,声音悲凉:“若周郎尚在,黄老将军老当益壮,我觉不言降,可如今周郎生死不知,黄老将军惨死,主公,我们拿什么去和曹孟德打?”

甘宁耳朵动了动,屏风后的吴国太眼泪长流。

张昭环视着众多武将,自嘲一笑,道:“是,将军们不畏死,瞧不上我们文臣的软弱,可将军们可知,此次赤壁之战,死了多少人,花费了多少银钱,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

“将军不知!”

“将军们只知晓不负先主重托,方为顶天立地大丈夫!只知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剑立不世之功!却不知多少白骨才能换来一位万户侯。”

泪水在张昭眼底打转,张昭双手交叠,贴在额间,一跪在地,苍然道:“将军们,我替江东百姓求求你们,放过江东百姓吧。”

“先生——”

……

临近年关,孙权终于率众投降,比丁璇想象的晚了一个月。

丁璇没有准确预估到孙权的投降时间,也没有准确预估到跟随孙权前去许昌为官的人那么多。

说是去许昌为官,其实更多的是被人看守羁押,跟蹲监狱没有什么区别。

远远比不了在江东做个富贵翁来得自在。

武将们交接城防。

江东的武将们虽然不情愿,但终究还是眼眶红红地把手里的东西交给曹营武将。

无限眷恋地看了一眼自己驻守过的地方,而后慢慢爬上马背,跟随这孙权去许昌。

文臣们的家眷多,东西也多,一车又一车,马车挨着马车,有条不紊地跟在孙权后面。

丁璇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夕阳下,长叹一声,道:“是我错怪他们了。”

“士子文臣们,也有铮铮铁骨。”

诸葛亮摇着羽扇,道:“武将征战沙场,护一方百姓,文臣运筹帷幄,创一世太平。武将主站并非嗜杀,文臣主和并非软弱,不过是想保江东百姓盛世长宁。”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相辅相成。”

丁璇点了点头,放下了轿帘,从背后抱着诸葛亮,下巴抵在诸葛亮的肩膀上,道:“那我是武,你是文,咱们永远不分开。”

诸葛亮一笑,侧过脸,吻了吻丁璇的额头。

郭嘉留在江东,协同赵云治理战乱后的重建,丁璇怕人手不够用,又给拨了一些人。

丁璇临走之前,赵云言及江东刚经受战乱,劝说丁璇减免江东一年的赋税,并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分发给失了家园的百姓。

丁璇全部应下,从随身空间里取出来一袋种子,悄悄混在士兵们给百姓分发的种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