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争(6)(第2/3页)

事实上,这不是难事,关键是看京大本身对这名学生的重视程度,如果不重视,加上提前疏通好了关系,调档案也不是不可能。再说了,谭书记是谭宇辰的亲爹,又是天枢院参政(相当于政洽局委员),人家老子要调儿子的档案,只要理由合理,学校一般是不会跟学生家长闹僵的。

至于说京大校长能跟国家一二号首长拍桌子这事儿,那倒是真的,但态度不代表其他,一二号首长对京大校长的建议或意见说不定也就姑且听之,会不会落实,还有得研究呢!

同样的道理,谭宇辰的人事档案调离京大,虽然会失去京大同学这片关系网,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以后的事儿谁也说不准……就像有京大、京华的学生毕业以后回老家卖猪肉的,这样的家伙即使卖猪肉卖成了千万富翁也未必用得上同届校友的人际关系。

所以说,用不用得上大学同学这张关系网,还得具体看人,有些同学毕业以后从事销售工作,那这关系网说不定就能帮上忙,又或者有的同学考了公务员,而且一上来就进了国朝的大部衙,跟某些大学同学的父母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关系网也说不定能用得上。

可要是一毕业就进了某某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天天加班,每周一百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且这研究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一曰,虽然期间升职加薪不会少,但社交活动就几乎趋近于零了,大学同学那张关系网也就变成了偶尔的节日问候电话,甚至毕业十年后,都不见得有同学再会在过节的时候打电话来了。

正因为如此,谭书记暗中让谭宇辰尽早放弃了京大同学这张关系网,也不失为一步转换之棋。毕竟自己的儿子谭书记自己清楚,谭宇辰虽然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京大,但绝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而当公务员呢,他老子虽不缺乏弯弯绕,却少了那么点急智。

千万别小看公务员的这点急智,有时候一个应对不好,那就是万劫不复、仕途戛然而止的悲催结局。为什么大机关里有不少五十岁出头都还只是个副科级的老人呢?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能力平庸又没有背景,加上还缺乏那点急智,最终沦落到只适合干点打杂跑腿的境地。

什么叫急智呢?比如科长不知怎么的就看不惯你这个新来的小科员,上面有处长来检查的时候,科长就让你去倒水泡茶什么的,你乐呵呵地去了,结果一回来,还没等上茶,科长就指着你对处长道:“领导,刚才你点卯的时候,缺的就是他。”

这时候该怎么解释才能祛除领导的坏印象,就要看个人的急性发挥了。有的人有这个小聪明,他就能够过关,甚至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可有的人只会干巴巴回一句“刚才是科长叫我去泡的茶”,那你在处里明显就前途无亮了。

谭宇辰就是这种人,他不缺乏私底下勾心斗角的智商,但在临机应变上,经常会脑袋空白。谭书记正是看穿了他这一点,所以觉得自家儿子以后的路不太好走,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在得知臭小子田径项目有可能出彩的情况,这才有了调档案的事儿!

之后,果不其然,谭宇辰经过了不太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后,就在世锦赛夺冠了,而且还不是一个冠军,一夺就是五枚金牌,并且这五个夺金项目均是国家长期的弱势项目。

再然后,京大的校领导们获悉这一情况后,纷纷郁闷了。但木已成舟,他们能怎么办?总不能打电话过去大骂谭书记一通吧?要知道,人家谭书记可是参政之一,是比高官还稀有的官场巨擘,你私底下打电话去,人家接不接还两说呢!

至于京大校长在首长面前拍桌子这种事,那是特殊场景下的产物,并非常态,不然这个世界还不乱套了?

想想也是,这其实跟老子朝儿子瞪眼睛是一个道理。当儿子渐渐长大,毕业了、工作了,老子瞪眼睛的次数也就少了;等到儿子进步了、升官了,当了局长甚至市长,老子瞪眼睛的次数也就渐至若无,除了七十大寿的时候还瞪了一回之外,就再没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