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侠与诗的爱好者(5)(第2/3页)

这话惹得杨棠段亦斌一阵哄笑,却知不宜再打麻将了。

“那咱们接下来怎么过?”张勤问。

毕竟游轮就这么大,娱乐设施就那么些,起初还有点新鲜感,但实际上船上有的娱乐设施,稍微大点的城市那都是不缺的,所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倦怠感。

这其实跟没见过海的内陆人第一次看到大海、没见过沙漠的渔民第一次面对沙漠一样,最初都会觉得震撼,然后渐渐地渐渐地随之平淡,可以想象一个已经出航的海员、又或者一匹已经踏上旅途的骆驼,一睁眼周围全是水又或者漫天黄沙,如此这般,一两天尚能忍受,十天八天也还能勉力支撑,可要是三五个月呢?会不会崩溃那就谁也说不好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杨棠他们搭乘的是江轮,而非海轮,靠岸比较容易,还可以上岸游玩,所以不那么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

“我看还是去甲板上照几张相吧!”上官茗欣建议道,“下一站应该是岳州,东洞庭的风光不比三峡风光差多少。”

夏娥喜道:“好呀,反正过三峡的时候就拍了照片,洞庭这里也照几张,到时候比较看看,究竟是哪儿的风光最美了。”

董筠轻笑着摇了摇头,哂道:“小夏呀,这风光景致,各处有各处的不同,各地有各地的优劣,如春兰秋菊一般,是不好比较的。”

“啊?”夏娥闻言有些沮丧。

段亦斌知道董筠说得没错,但他见不得夏娥的面子被扫,当下道:“董姐,你这话就不一定对了……”

“噢?我怎么不对了?”董筠斜睨了段亦斌一眼。

“同样是山景,各大名山也是有高下之分的,比如这终南山的景色赶泰山还是要差一个档次,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说到这儿,段亦斌看向杨棠,“老杨,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哪句?”杨棠明知故问装傻充愣。

“就你上次在朋友圈里爆的那句,什么什么不看山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对对对,就这句!”段亦斌鸡啄米般点头,末了看向董筠:“董姐,听见了吧,老杨这引用的可是古句,说明古代就有人已经把景致分为了三六九等了。”

在场各人都对杨棠的诗句感到诧异,尤其是董筠,她对段亦斌的驳斥浑不在意,反而看向杨棠,奇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诗句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但在今天以前,我从未耳闻过,真是挺新鲜的,你觉得咧小杨?”

此世的历史里有个旅行家叫赵客霞,却没有徐霞客,自然而然地,他评价黄山景色的言词也就不一样了。面对董筠的问题,杨棠自然不能实打实的解释,只能胡诌道:“我上初中以前,并不知道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名字,难道美国第一任总统就不存在吗?所以呀董姐,你没见识过的诗词,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董筠一时哑口无言。

旁边的张勤见状忍不住帮腔道:“那两句诗我也没听过,又怎么证明它本身就存在呢?”

“张哥,我没太听懂你的意思……”杨棠哂道,“两句诗,它本身存在,你俩没听过,又或者退一万步讲,它本来不存在,系我随口杜撰,被斌子听了去,又被他引用到这儿,不会出人命关天的问题吧?”

张勤笑了起来:“人命关天的问题是不会出,但小段跟阿筠的辩论,他可就没有论据啰!”

“这……”轮到段亦斌哑口无言了。

可惜杨棠的诡辩能力不是张董二人能够想象的,只听他道:“谁说没论据,我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便可以把各地的风景分出高下来。”

“什么论据?”

“皇陵啊,这个大家总该都听说过吧?”杨棠侃侃道,“实际上历代君王都想把陵寝建在泰山上,可惜他们有那个心没那个胆儿!失去了泰山这个最佳选择,其余名山大川也就没多大意义了,帝王们只能在风景秀美山川华丽各处优中选优,可为什么还要选呢?照董姐的说法,不是哪儿的风景都差不多吗?不是哪儿哪儿都春兰秋菊各有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