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1977年的第一场雪(第2/3页)

顾骜本来听苏泽天说她表弟是马钢中学的老师,还以为年纪挺大了,至少也得跟苏泽天那样20出头。

仔细问了一下,才知道是那种全程赶上了小学五年制、初高中都两年制速成出来的,而且高中毕业后立刻就留校。

顾骜不得不感慨十年不可描述期间,跳级生真是多。

严平是当了一年中学老师的人,察言观色的能力自然不差。他立刻就看出顾骜有质疑他水平的想法,连忙解释:

“顾同学,你别看我年纪不大,语文跟政治水平绝对好的!我家好几代都是读书人,我爸我爷爷都是作家。要不是大跃进的时候我爸被内调到徽省文联工作,我现在还在沪江呢。”

听说对方是那种作协/文联一类的文学世家出身,顾骜的质疑也消散了一些。

而且也只有省作协那些人,才偏科那么厉害。文科牛逼之余,数学屁都不懂——如果是文理兼通的世家,也就犯不着求到顾骜这里借秘笈了。

“那就别愣着了,一起复习吧。”顾骜看对方诚意到了这个份上,不再多说什么,当下就邀请对方姐弟进屋。

苏泽天却说:“你这儿还得用煤油灯,多不方便。还是跟我们去镇上吧——我找姑父单位开了介绍信,可以住镇上的招待所,有点灯有热水。我请你们住上十几天,安安心心住到高考为止!一日三餐也包了!”

顾骜看对方挺会办事的,又多了两分好感。

当下他带着马风,拿上所有的学习资料,一起下山去住招待所。

重新住上有明亮台灯的房间,那种学习氛围真是完全不一样了。连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

马风也非常识趣,知道自己是跟着大佬蹭来的好处,很上道地表示苏/严姐弟只用出介绍信,至于吃住的钱财花销算在他头上。

这是马风跟对方之间的私交,顾骜也不插嘴,任由他们分赃。

……

有了深谙时代政策脉搏的指点者后,顾骜的复习效果显然又提升了不少。

徽省因为经济孱弱,地方财政也穷。政府公办的中学普遍不咋滴。反而是马山钢铁厂这种大国企出钱办的子弟中学,教学质量堪比省重点中学。

严平在马钢中学教过一年文科,给顾骜辅导自然是绰绰有余。

此后数日,一切都很顺利。

不过流言蜚语和嫉妒,却是更加甚嚣尘上。

又有别的女知青找顾骜借书,结果人都找不到。

扑了空之后,也不知如何钻营打听,眼巴巴赶到镇上的招待所,同样想用谈对象作为条件,跟顾骜交换秘笈。

她们毫无疑问被拒绝了。

只可惜,有了苏泽天的事儿在先,顾骜的拒绝在外人看来就有些变味。

那些恼羞成怒的女知青,纷纷传说他是住招待所里、跟附近的“县花”搞流氓。

连带着花了钱都买不到秘笈的男知青,也纷纷闹到公社枢机那边,告发顾骜的种种不检点行为。

尽管顾骜清清白白、根本就没跟苏泽天睡一间房间过——这一点有开房时的住宿登记可以为他作证。

但所有的一切,在汹涌的嫉妒大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距离考试还有一周的时候,独山公社知青办主任徐金辉,就带了几个干事,还有些维持秩序的民兵、告发的苦主,下山来到镇上,暗暗围住了招待所的前后几个门。

然后徐主任亲自进去跟招待所的服务员交涉,查问顾骜的房号。

几分钟后,顾骜的房间门就被敲响了。

顾骜大大方方去开门,不过挡着没让外人进。

“徐主任?您怎么来了。”

顾骜的表现还算有礼貌。

在地方上,公社的枢机就相当于后世的乡长,所以不可能随便有点什么群众闹事就让枢机亲自出马处理。

诸位看官也千万别觉得“顾骜轻松干死过一个乡级干部”,就不拿乡长当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