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涧水悠悠流年长(第4/6页)

流氓依然是流氓,不过是为了生意和利益,为了给村民讨一个公道的流氓,虽然手段不齿,但也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效益虽然一般,但整体的收购金额接近一百多万,采山货的村民,基本都赚了。杨伟也赚了,第一年秋天赚了十二万,而且从建店后生意不断,一直到第二年,杨伟才发现,这是一个最赚钱的买卖,每年的山货都被领县的大户雇着小贩收购跑了,如果这些东西都到自己手里,那是个天文数字,算算几个乡的核桃,差价就能赚三十万。而蜂蜜一项,三个月就能赚二十万!

发现了这个天机的杨伟雄心勃勃地制订好了第二年的收购计划!而这个收购计划从第一冬天就开始了,杨家湾场区的名声在四邻八乡格外地好,有些村民甚至把一些存货直接送到了场区或者县城的收购点!

这个世界,哪里都有机会,缺乏的只是发现机会的眼光和抓住机会的胆量,杨伟,虽然笨点,但从来不缺乏这种眼光和胆量。

……

场区里路有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是牧场人从土地里筛出石头铺成了小路……

车有了,是牧场人自己养的大骡子大马套辕的车,整整十大辆……

住户有了,原杨家湾陆陆续续迁进来的住户一直增长着,农场的人数达到了四百人,无形中为牧场提供了劳动力资源。而且只要农忙时节,派人出乡里一嗓子一喊,能招来几百名临时人员。

沿着牧场向南走十公里,到处都是一片青青的草场,羊群正慢慢扩大,肥美的水草,把羊群喂得个个膘肥体壮……

土地,对于辛勤的人和尊敬它的人,回报同样是惊人的。这年秋天,地里收成二十八万斤玉米,十八万斤花生、三千斤油菜籽、玉米秸杆青贮了一部分,养了五十多只大牲畜。如果单论种树的平整土地,基本都是当地投资,当年全部收益。

沉甸甸的果实,让杨伟觉得欣喜若狂!尽管在七叔的眼里,这仍然是个赔钱的买卖!

……

时间,像豹凹沟里的泉水悠悠的流着,一天天一月月,转眼间又是一个新年,这年有了一更大的喜事,豹凹沟,通电了!

早就想通电了,杨伟半年前就和乡长商量,这谷乡长又和变电所商量、变电所又和县电业局商量,不过扯来扯去,电业局非要四十万的架线费用,而且得等一年。这自然条件太够呛,谁也不想往这里投资。这事搁住了,杨伟不得不买了两台发电机凑和着抽水。

不过,这次可有了意外和转机。十一月份邻近大尖山森林失火,牧场男女老少组织了三百人的队伍上山救火,早有类似经验的杨伟指挥着五十名已经有训练经验的场工冲进火场,用四台手提电锯和人工斧放倒了火场边上的一片幼林,隔断了火势,牧场里用灭火器的、用镐挖土、用锹洒土的配合的毫无间隙。这架势比一窝蜂上山救火的村民要有效得多,成为当时救火的中坚力量……这事被县委一位管林业的县长看在眼里,这群打扮的不伦不类的人还以为是县武装部临时组织的民兵,后来一问才知道,居然是牧场的人。心下感激之下,在县里树了这么个典型,大报小报和电视台足足吹嘘了一个月。跟着县武装部参加救火的也对这群纪律严明、进退有序的人感兴趣,也以为是消防中队训练出来的人,一问才知道不是兵,是民,彻头彻尾的农民!

如果是个队伍倒不稀罕,这么训练有素的农民可让军旅出身的县武装部一干人员奇怪了。县武装的一位姓白的政委不解之下,专程去了趟杨家湾,前后一问,在武装部干了二十年的政委不但认出了舜王村这老村长,而且知道了这带头的,居然在十多年前就是自己手下的民兵,还是自己把这个人送进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