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 各持己见(第2/3页)

“全片最喜欢段落:蓝礼·霍尔的眼神。整部电影最重要的数次转折里,蓝礼·霍尔的眼神都成为了整个大屏幕之上的点睛之笔,简约而深刻,点到为止却充满力道。老实说,我想不到更加出色的词汇来形容他了。”

“能够在一部商业电影作品里,超越导演和特效的掩盖,奉献出锋芒毕露的深刻表演,上一次也是出现在诺兰的作品里,那位演员叫做希斯·莱杰。”

……

詹姆斯·罗切不喜欢蓝礼的表演,不是因为蓝礼的表演令人失望,而是因为“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的同质性,他期待着蓝礼能够突破自己;但显然,詹姆斯·罗切的想法没有能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与支持。

赞扬!赞扬!还是赞扬!一个接着一个,简直停不下来,即使是给予了中评的媒体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考虑到这是一部商业电影,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那么,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仇恨者们势必认为,这又是一部套路化的“商业吹捧”,也许蓝礼的表演确实不俗,但商业电影的重点怎么可能是表演呢?可以是特效,可以是故事,可以是主角魅力,但……表演?这确定不是玩笑吗?

支持者们却不会在乎,因为蓝礼已经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演出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此前在“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之中,蓝礼的表演就备受赞誉,那么在“星际穿越”里又为什么不行呢?也许其他演员在商业电影里的演出没有能够彰显光芒,但不代表着蓝礼也不行,更何况,“地心引力”的案例就在不久之前呢。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综评也再次展现出了专业影评人不为所动的坚定——撇开颁奖季里的负面言论不说,其实影评人们对于“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肯定观点从来都不曾改变过,这也是蓝礼能够连续第四年赢得奥斯卡提名的强有力支持点,现在,影评人们也依旧保持了相对客观,为蓝礼送上赞誉。

经历了颁奖季的低谷,又经历了奥斯卡的错过,人们更多还是在期待着圣丹斯电影节上备受瞩目的“爆裂鼓手”,期待着这部作品成为蓝礼展现演员魅力的闪光时刻;但谁能够想到,“星际穿越”在暑期档就率先完成了如此壮举,以商业电影的外壳展现出了蓝礼对表演的强大掌控力,再次赢得一片掌声!

回暖势头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但认真想想,严格来说,其实蓝礼从来都不曾真正跌入低谷或者陷入困境,那么,“回暖”也就无从说起了。

“星际穿越”的赞誉和追捧,更多是短暂的颠簸和坎坷之后,重新给予了蓝礼应得的待遇,这才是更加恰当的说法——比起回暖和上升来说,以蓝礼现在的业内地位来说,持续“突破”的空间着实有限,重回原本位置,这就已经足够了。

从差评和中评的混乱,到好评的热浪,“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在万众瞩目之下闪亮登场,四十九家媒体的综合评论最终落脚于七十九分,遗憾地没有能够迈过八十分门槛,跻身“优秀”行列,这也是蓝礼自“超脱”以来,媒体综评最低的一部作品。

但是,七十九分真的太低了吗?准确来说,应该是蓝礼的作品好评标准太高了,横向比较诺兰的其他作品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记忆碎片”,八十分。

“致命魔术”,六十六分。

“蝙蝠侠:侠影之谜”,七十分。

“蝙蝠侠:黑暗骑士”,八十四分。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七十八分。

“盗梦空间”,七十四分。

换而言之,“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在诺兰个人作品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黑暗骑士”和“记忆碎片”两部作品,轻松超过了“黑暗骑士崛起”和“盗梦空间”,如此分数已经非常难得,影评人口碑到底是好是坏也就没有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