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入选信件文档编号055 分家,是为了让你们了解持家、处世的不易

顾若璞写给两个儿子

1632年

顾若璞(约1592—1681),字和知,浙江钱塘人,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出身名门,十五岁嫁给黄茂梧为妻。黄家亦为书香门第,闲暇之际,顾若璞与其夫歌咏酬答,自得其乐。可惜丈夫英年早逝,寡居的顾若璞全面掌管着家族事物,两个儿子及孙辈都由她一手教养成人。她建造了一条读书用船,泊在西湖一个隐蔽的角落里,雇用了塾师指导孩子们学习,自己也一直坚持读书和写作。她组织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女性组成的文学团体蕉园诗社,与孙女辈一起,在杭州的山水间过着风雅的生活。晚年的顾若璞在一系列纷至沓来的灾难中去世,享年九十岁。学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顾若璞的外孙洪升,作品的主要原型就是蕉园姐妹。老祖宗贾母的形象,则取自杭州洪黄钱顾四大家族共同尊崇的“老祖宗”顾若璞的真实故事。这封信原题为《与二子析产书》,写于1632年(崇祯五年)。此时顾若璞四十一岁,掌管家族事务已有二十六年了。看到儿子长大成人,婚娶已毕,熟读经典的她做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家族理念相反的决定,让两个儿子提前分家,各自打理自己的家庭事务。

自从万历丙午年,我嫁给你们的父亲到今天,我经历家族事务已经二十六年了。这期间辛苦备尝,风波遍历。我只有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不敢有半点闪失,为的是不让长辈费心,还真不是我喜欢干这些事。我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们的父亲刚出生十个月,奶奶就去世了,到我嫁过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是贫病交加,处世艰阻,茫无头绪。你们的父亲弥留之际,唯一的遗言便是丧事从简,好好教诲你们继承书香门风,好好奉养你们的祖父,为他无法给父亲养老送终而赎罪。

我当然要听你们爸爸的话,操持这个家比以前更加小心翼翼,如临渊履冰,总是担心万一失足使先人的基业倾倒。到了爷爷去世之后,这寡妇孤儿之家又历经了多少风波,那些不能对外人说的苦楚,数也数不清。我在壬子年生下了灿儿,甲寅年生下了炜儿。外人只看见你们是生于仕宦之家,有舒适的房子,衣食无忧,几乎不知道还有什么人间疾苦。但有谁知道我是如何拮据艰难,心劳力拙,二十六年如一日,勉强维持着这个飘摇的家庭不至于倒下呢?

如今你们都长大了,婚嫁已毕,重任有托,我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了。所以,我打算以分为合,把家产分拆给你们两个,让你们各自管理自己的家事。我倒是想多操点心,让你们永远都轻松快乐,到了你们继承了祖先的产业就完了。但是理性和见识告诉我,分家是对的。

如果哪个家庭能做到九代同堂,大家都会赞扬说这是仁义之家。照顾好老人,养育好孩子,这两件事都不容易。能够同时把这两件事都做好,大家就会赞扬说这是有本事的人。但在一起的人即使情感上没有隔膜,面对具体的事却可能有矛盾。有爱花钱的,有不爱花钱的;有喜欢奢华享受的,有喜欢简单日子的。好恶不同,人情各异,千差万别,不可能每件事都能让所有人满意。更何况人都是相处的日子长了,就容易互相忽视。互相忽视就会产生嫌隙。所以说,离则思合,合则思离,离中有合,合中有离。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想明白。

让我高兴的是两个儿媳妇都贤惠聪明,能勤俭持家,能尊重传统。趁着我还没老,咱们就把这家产清点拆分了,好让你们知道家道之艰难如此,世务之艰难如此。你们也长大了,也懂事了,咱们家也没什么内顾之忧,也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谁说必须得合在一起过日子,才是最好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