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锦囊(第2/3页)

流浪人的夜歌

残月是已死的美人,

在山头哭泣嘤嘤,

哭她细弱的魂灵。

怪枭在幽谷悲鸣,

饥狼在嘲笑声声,

在那残碑断碣的荒坟。

此地是黑暗的占领,

恐怖在统治人群,

幽夜茫茫地不明。

来到此地泪盈盈,

我是颠连飘泊的狐身,

我要与残月同沉。

在这样一个失去月色、怪枭悲鸣、恐怖弥漫的黑夜里,诗人将自己比做不堪承受的残月,黯然下沉。仍然是满含心思的描写,仍然是黯然失落的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共同缔造出一个恐慌失神的夜晚,一颗恐慌哀鸣的心。

断章

这问题我不要分明,

不要说爱还是恨;

当我们提壶痛饮时,

可先问是酸酒是芳醇?

愿她温温的眼波

荡醒我心头的春草:

谁希望有花儿果儿?

但愿在春天里活几朝。

这首诗的内容如题目一样,是在无数生活片段、无数感情波动里撷取的一个断章。爱和恨的判断已经不再重要,判断的分明又怎能及得上眼底软软的温柔。只要眼中还有爱,只要心中还有爱,再大的波澜起伏也会变成爱情长途上最为动人的细节。

凝泪出门

昏昏的灯

溟溟的雨

沉沉的未晓天

凄凉的情绪

将我的愁怀占住

凄绝的寂静中

你还酣睡未醒

我无奈踯躅徘徊

独自凝泪出门

我已够伤心

清冷的街灯

照着车儿前进

在我的胸怀里

我是失去了欢欣

愁苦已来临

这首诗歌是戴望舒的早期作品,诗中满是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此后在其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悲伤气氛。在这个小小的细节——凝泪出门——生活中最为平常的意象、每个读者都感到无比熟悉的场景中,作者注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细腻情思,在让人感觉亲近的同时,也唤起某种属于读者自己的回忆。

可知

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

到回忆都变作悲哀,

在月暗灯昏时候

重重地兜上心来,

啊,我的欢爱!

为了如今惟有愁和苦,

朝朝的难遣难排,

恐惧以后无欢日,

愈觉得旧时难再,

啊,我的欢爱!

可是只要你能爱我深,

只要你深情不改,

这今日的悲哀,

会变作来朝的欢快,

啊,我的欢爱!

否则悲苦难排解,

幽暗重重向我来,

我将含怨沉沉睡,

睡在那碧草青苔,

啊,我的欢爱!

对于诗人来说,敏感细腻的心思常常成为感伤的源泉。在无从把握的情感中找不到明晰的指引,却又不愿就此离开,为此辗转反侧,九死不悔。爱情的无常总让人为此伤神烦恼,但是谁又能说这不是爱情最迷恋的地方?因为诚挚,所以放逐一切的阻隔;因为忠贞,所以愿意承担所有的悲苦。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静夜

像侵晓蔷薇的蓓蕾

含着晶耀的香露,

你盈盈地低泣,低着头,

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

你哭泣嘤嘤地不停,

我心头反覆地不宁;

这烦忧是从何处生

使你堕泪,又使我伤心?

停了泪儿啊,请莫悲伤,

且把那原因细讲,

在这幽夜沉寂又微凉,

人静了,这正是时光。

夜晚的安宁适合许多事情的生长蔓延。静夜,一切都变得清凉,白天过于明亮的光线和烦躁的气温都一扫而空,似乎所有的人与物都凝结在水里,不急不缓。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她”好像放得下,而那抽泣却又总也停不下来,于是诗人只能用反复而慌乱的言语说出自己的担心。对于爱情持久的渴望和耐心是戴望舒面对爱情的姿态,他相信在漫长的努力和等待之后,终会收获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