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第2/2页)

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痴想!

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

忧郁是戴望舒诗歌的关键词之一,以至于有人称呼戴望舒为“忧郁的诗魂”。然而忧郁作为一种笼统的心绪,该如何描摹?显然,言不能尽意。于是作者描述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如梦似幻的场景赋予了忧郁一种实在的质感,再辅之以“唇已枯”等意象,让读者俨然觉得忧郁的黑梦也袭上了自己的心头。于是,在忧郁中“疲倦”了的人,只有等待“安息”的来临。

残叶之歌

男子

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

摇摇地停在枝头,

(湿了泪珠的微心

轻轻地贴在你心头。)

它踌躇着怕那微风,

吹它到缥缈的长空。

女子

你看,那小鸟恋过枝叶,

如今却要飘飞无迹。

(我底心儿和残叶一样,

你啊,忍心人,你要去他方。)

它可怜地等待着微风,

要依风去追逐爱者的行踪。

男子

那么,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

我曾爱你在枝上,也爱你在街中。

女子

来吧,你把你微风吹起,

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世间万物经过了诗人满怀柔情的书写,往往给读者更为深切的体悟。爱情是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主题,因为爱情中散发着诚挚的心灵和光彩的生命。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便是男女间刻骨铭心、万般思量却又无怨无悔的爱恋。其中有着青春时光流动的投影和纯粹专注的倾听。语言干净清澈,一如流泻的山泉,在这样一个清冷的秋天里,任身外十丈喧嚣,天地间却只有彼此的唯一。

闻曼陀铃

从水上飘起的,春夜的曼陀铃,

你咽怨的亡魂,孤寂又缠绵,

你在哭你的旧时情?

你徘徊到我的窗边,

寻不到昔日的芬芳,

你惆怅地哭泣到花间。

你凄婉地又重进我的纱窗,

还想寻些坠鬟的珠屑——啊,

你又失望地咽泪去他方。

你依依地又来到我耳边低泣;

啼着那颓唐哀怨之音;

然后,懒懒地,到梦水间消歇。

在相关的文学作品中,曼陀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乐器的名称,它往往蕴藉着姗姗来迟的美好,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带着韶华流逝的感慨。诗中咽怨的亡魂是一个颇具人情化的角色,在哀怨中一一回访旧时的记忆,然而现实的残忍注定了她的失望哽咽。在未知之前,有谁不是满怀忐忑和希望而来?然而谁又能在一番周折之后,得到最终的答案?也许,世事原本就是一场无常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