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人工智能的历史使命:让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

陆氏猜想

20世纪80年代是所有亲历者难以忘怀的理想主义年代,那时候中国全体人民追求科学进步,对知识如饥似渴。尤其在校园里,大学生读书如痴如狂。陈景润[1]一类的科学家成为很多人的偶像。

1987年,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和陈景润一样瘦削、戴着大框眼镜的青年,每天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行走在校园里,精神抖擞,喜欢思考在外人看来很玄奥的问题,同学们都喊他“陈景润”。

毕业的时候,他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临别赠言:

谨献上本人最新研究成果,与列位同窗惜别。

“陆氏猜想”:HI=>C∪HB

(式中:H:Human I:Intellectualized

C:Computer B:Brain)

其意: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诸公不妨一效景润,或许,这颗电脑科学皇冠上的明珠非君莫属。

他是陆奇,后来的雅虎、微软领导者,今天的百度集团总裁。

“陆氏猜想”当然不是一个“陈式猜想”那样的科学定理,却也不是一句戏言,今天来看,更像是一句超前的顿悟。30年前就写下这样的话,信心来自哪里?

图2-1 陆奇于复旦大学1984届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纪念册上的临别赠言

那时的陆奇只有一个朦胧的感觉:“计算机给我们带来非凡的知识和体验。当时我们在计算机系写下棋程序,虽然是很简单的棋,给我的直觉就是,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以后一定可以做得比人更聪明,我当时有这样的直觉,所以我就这样写了。之后不久,我遇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深造。”

陆奇的个人信念是: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

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时他写的是“Know more,Do more”。后来加了一句,变成“Know more,Do more,Be more”。因为他觉得“Be more”更重要,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Be more”也可以翻译成“成为更多”。人就是“在路上”,不断成为更丰富的存在。

就是这三个需求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人类向前进步。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去发现新东西,我们知道越多,就可以做到越多,我们做到越多,就可以体验越多,生活就会越来越丰富充实。正因为体验更多,我们才会知道更多,这是一个正循环,是人类进步的主旋律。

计算机让我们“Know more,Do more,Be more”,而人工智能就是这个旋律的最新回响。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洞察人工智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它的本质和标准究竟是什么,有志于人工智能事业的人和组织到底应该做什么。

下一个浪潮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一个计算机和数字化崛起的时代,这是人类历史大潮中持久的、必经的一个过程。而人工智能是将大潮推向下一个高点的动力。它将开辟一个新时代,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持久的、长远的革命性影响。这样的影响涉及产业、技术等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但是说到底,这一次人工智能革命将让我们人类整体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往前走,书写崭新的历史。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进步”的本质——我们为那些能让我们认知更多,实现更多,获得更多经验的事情充满热情地奋斗。

而计算能力的不断发展,正是遵循着上述人类进步的方向,成为人类进步的本质表现。尤其是在计算机编程出现后,人类的进步开始前所未有地加速。其核心模式包括以下关键步骤:人类捕捉宇宙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通过有意地观察获得经验;然后通过计算,将信息有效地组织、处理、提炼,使人类对某个现象进行更深入和抽象的理解,形成知识;人类利用产生的知识认知来采取行动,与现象进行交互,最终实现我们预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