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乾清宫中的几人得知这个消息,无不振奋雀跃。开平卫多守一日,于京城而言就多一分安全,也能为赶回来的徐孟舟和温嘉争取更多的时间。

“叶明修,粮道既已恢复,赶紧派粮去前线!王骥,传令长城的守备军,退回长城固守。”朱正熙吩咐道。两个人应声出列,不敢怠慢,立刻着手去办。

朱正熙给顺安王去信的时候,本不抱任何希望。他隐约知道,当年的三王之乱,父皇也牵扯在当中,顺安王对他们父子俩绝对没有好感。可他没有想到,在这个紧要关头,顺安王还是放下了私人恩怨,果断地站出来,力挽狂澜。

午后雷声阵阵,天色一下子变得昏暗,空气十分闷热。若澄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这两日没什么胃口,还一直在挂心前线的情况。她知道这一战绝不好打,否则那日她提议皇帝请顺安王出山的时候,皇帝也不会在犹豫中答应了。顺安王的身份可是非诏不得入京的藩王,加之三王之乱的影响力,皇帝一直都很忌惮。连这样对自己有巨大威胁的人都可以启用,说明局势到了多么严峻的地步。

“王妃,您起了吗?”素云在屏风那头轻轻叫了一声。

若澄索性坐起来应道:“睡不着,怎么了?”

“有人在门房那边放了一封信,上面写着要您亲启,署名只有一个徽记。奴婢看着特别,就拿来了。”

“给我看看。”若澄伸出手,素云就从屏风那头过来,将信交到了若澄手上。若澄知道那是商帮的标志,立刻将信取出来,上头只写了几个字:“我与深皆安,所托之事必尽力达成,深嘱你珍重。朱载厚。”

若澄看完之后,将信按在胸口,脸上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当日她说服皇帝之后,心中放不下,又亲自给朱载厚写了一封信,让素云送去京中一个叫季月的姑娘手里。她在信上说,朱翊深想在这次战事结束之后,彻底离开京城,所以皇叔务必帮忙,让他没有遗憾地离开。同时国破家亡,也是统道帝不想看到的。

搬出了这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朱载厚果然应了她所请,出手帮忙。如今这战局,便多添了几分胜算。她记得朱翊深曾经说过,朱载厚是朱家最聪明的人,只要他想,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而且有他在朱翊深身边,若澄便莫名地觉得安心。

素云看到她的表情,柔声说道:“自打王爷离开之后,就没见王妃真心笑过,可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好事,真是天大的好事。”若澄由衷地说道。

“那王妃要吃点东西吗?您最近都没什么胃口。厨房炖了您最喜欢的冬瓜排骨汤,奴婢去给您端一碗来吧?”素云试探地问道。

若澄觉得精神大振,胃口也好了,点头道:“嗯,我喝一些。”

素云欢喜地去了,很快就端了瓷碗来给若澄:“王妃,您拿好了,小心烫。”

那冬瓜排骨糖,汤汁炖得十分清透,一点都不油腻。而且撒了一点点葱花,芳香四溢。若澄本是饿了,真心想吃些东西,怎料闻到那排骨的味道,一阵反胃,连忙将瓷碗推还给素云,手扶着床沿,俯身干呕起来。

素云吓了一跳,坐在床边给她拍背:“王妃,您这是怎么了?不要吓奴婢。”

若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没胃口,人也恹恹的,还以为是天气炎热的原因。可眼下看来却不是这样。

素云毕竟有些经验,立刻想到了那头:“王妃,您上个月的月事是不是没来?”

若澄的月事一向不怎么准,虽然一直有在调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她摇头否定:“王爷走之前我在宫里遇刺,那时候太医诊断过,并没有怀孕。”

“可是,可是王爷临走前的那夜,你们不是还……”素云没好意思说下去,赶紧叫了两个丫鬟进来伺候,“你们好生照顾王妃,我去请大夫。”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