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本来昨日说好,若澄今早来给他换药,可朱翊深坐了会儿,却看到李怀恩提着药箱进来。李怀恩道:“王爷,实在不巧,姑娘的堂姐来了,正带着在王府四处看看。委屈您一下,让小的给您换药?”

朱翊深没说什么,听到沈如锦,却想起前世的事情。

前世他也一直未立王妃,后来从川陕平乱回来,将西南、西北的兵权牢牢握在手中,来找他联姻的人家才多了。他二十五岁时,立了苏见微为晋王妃,当时还有几个侧妃的人选。画像送到他书案上,因为沈如锦眉眼之间跟某人的相似,他便把画留下了。

等画中的几个女子来见他的时候,其余的人都送了荷包,香囊,鞋袜之类的女红,只有沈如锦别出心裁地呈了一幅画,画的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他当时的境况倒有几分契合。他觉得这女子颇有些才气,虽然有待价而沽之嫌,但还是选了她。

但他从不认为,苏见微和沈如锦是因为喜欢他这个人才来侍奉他的。她们不过是看重权势,看重他能给她们各自的家族所带来的好处。包括他后来围猎时受伤,重病卧床,她们病榻前殷勤,争的也是他身死之后的殊荣。所以他再看见这两个曾相伴多年的女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

或许也是他本身对男女之事,就比较寡淡。后宫有封号的统共就那么几人,却无一能入他心中。他平日多宿在乾清宫,兢兢业业地批阅奏折。

李怀恩换药的时候轻声说:“商帮那边来信了,海事还比较顺利,进账的钱都在江南的钱庄里头放着收利子,也按照您说的购买了一些产业。他们说若不是倭寇和海盗的侵扰,出了几回事,还能多孝敬您一些。”

朱翊深知道在今后的十数年间,至少到他登基那年为止,侵扰沿海的倭寇和海盗始终都是大患。倭寇多是日本的武士,受各地大名的指使到沿海抢掠。起初在山东等地,后来逐步向更为富庶的东南沿海转移。海盗里头有倭寇也有汉人监守自盗,这些人熟悉海事,让朝廷的军队头疼不已。

如今温嘉和徐邝各领兵在福建和广东抵御,但这只能解一时之急。

“跟他们说,多孝敬温嘉一些。”朱翊深知道温嘉之后是进了五军都督府跟徐邝平起平坐的,这也是他一开始就有意巴结温嘉的原因。在前生的几件事被彻底更改,脱离他掌控之后,他出现过短暂的迷茫。可即使有些事更改,很多非人为能够改变的事件,比如天灾,比如海患,还是会发生。

他上辈子在前路未卜的情况下,尚且能够熬过端和帝,胜过永明帝,今生没理由会输。

朱翊深让李怀恩去取他从蒙古高原上带回来的包裹,里面有两把蒙古短刀,一把刀柄和刀鞘是赤金打造的,刀鞘上面镶嵌了七颗宝石,十分华贵,乃是阿古拉自己的佩刀,赠给朱翊深,规格可以说非常高了。另一把是银质的,更为小巧些,图案是流畅的云纹和花纹,为女子所用。

他找了个锦匣,将黄金短刀放进去,交给李怀恩:“送到东宫去,就说是我给太子殿下带的礼物。”李怀恩捧着锦匣要退,朱翊深又道:“若看见沈如锦,就叫她进来。”

李怀恩一愣,马上问道:“那姑娘……?”

“不必让她知道。”朱翊深淡淡道。

……

李怀恩从留园里出来,刚好看见若澄跟沈如锦站在外面。她们刚才绕着王府走了圈,沈如锦说累了,想坐在路边的石凳歇一歇。

李怀恩过去行礼,对若澄哈腰道:“奴刚给王爷上药,可药粉好像用完了。姑娘那里有相同的么?”李怀恩从袖子里拿出药瓶,递给若澄看。

若澄不知道他忽然说敬语做什么,摇了摇头:“这是宫里的药,我那里没有一样的。恐怕要拿着去附近的药铺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