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禅让 1.禅让的全套“礼节”(第3/7页)

在这个主题里,我先交代一下禅让制的基本脉络,然后谈一谈禅让这个游戏具体怎么玩。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永远都是三皇五帝最强最牛,一切都要向先贤学习。最早的禅让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开始的,三皇五帝有没有禅让过,别说我们不知道,孔子和孟子也不知道,孔孟根本不知道我们的祖宗叫黄帝和炎帝,这都是后来的人发明的。大家看史书的时候会发现,春秋时期,人们只知道尧舜禹,并不知道尧舜禹之前还有什么人,后来汉朝制作了一个“家谱”,记录了黄帝的孙子是怎么传承的,尧帝的孙子又是怎么继位的,等等,总之都是完全没有历史考证的,所谓的“炎黄子孙”,其实就是汉朝人发明的。

我们有历史资料可考的历史中,最早的禅让就是从尧舜禹开始的,大家对这段历史都耳熟能详,尧如何伟大,禅让给了舜,舜又让贤给了禹。实际上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司马迁就怀疑过这事,到了唐朝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其实,尧还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但是他的女婿舜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所以舜把尧关起来了。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写道“尧幽囚,舜野死”,写的就是这段故事。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结果舜最后把尧囚禁起来,假装自己被禅让了,并且说这都是因为我的德行好。后来大禹治水有了功,大家都夸奖大禹,禹的呼声日渐高涨,舜其实也不是真心想要禅让给禹,禹也不啰唆,直接把舜流放了。大家都听说过“湘妃竹”和“潇湘泪”的故事,在尧舜禹和夏商周时代,湘江还是一片荒蛮之地呢,甚至都到了东周和春秋时期,那里也只是楚国很南的边境。舜没事跑到湘江去干吗?当然是被禹流放了,所以舜死后,他的两个老婆,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都在湘江殉了情,这才有了“湘妃竹”的故事,因为竹子上的斑点就像眼泪。

只是因为春秋时期的人们还不知道这些事,所以大家口耳相传说,尧舜禹的品格多高尚,让有德行的人继位。其实我猜孔子可能也怀疑了,但是他必须要坚持说尧舜禹品格高尚,因为春秋时期就出现过36次弑君,也就是自己的公国、侯国的大臣等,把自己的君主杀了,所有的有识之士都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咱们得有礼,有德,有仁。所以,人们开始拼命地宣扬,我们不能再弑君了,我们要像尧舜禹一样禅让,所以春秋时曾经试过一次禅让。

应该这么说,禅让这个制度从诞生开始,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心甘情愿禅让的人,大概不会超过一两回。其他少数民族不算,在我们中原地区,自愿行使禅让制的人,就是燕王哙。这位燕王哙很有意思,他听了很多圣贤的故事之后,自己也特别想当圣贤,所以他手下的人就开始撺掇他,对他说,丞相子之不错,肯定能把燕国治理得更强大,您当圣贤,把王位禅让给他吧?燕王哙一听,太棒了,既然丞相有治国之才,让位给他又能成全我的圣贤梦想,这岂不是双赢吗?于是燕王哙高高兴兴地就把王位禅让给丞相子之了。

没想到子之一登基,立马就把燕王哙囚禁起来了,因为太子对此有意见,所以子之把太子也囚禁了。子之的想法是,反正我现在当上燕王了,燕国全都由我说了算,我绝对不能给你们反悔的机会。禅让一完成,子之的真面目就彻底暴露出来了,什么德啊仁啊,全都是阴谋,他也根本没有什么治国之才,最终导致天下大乱,齐国趁机伐燕,子之被杀,燕王哙早就死了,燕国几乎灭国。最后燕国人民忍受不了,国不能一日无君,咱们赶紧找一个姓姬的出来继承王位,因为燕王哙的直系就是姓姬的。哪儿还有姓姬的呢?赵国说,有一个姓姬的王子在我们这儿当人质呢,让他回国当燕王吧,于是赵国出兵,帮燕国赶走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