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悲哀读《雅典的泰门》(第2/2页)

“……虽然你看不起我们人类的悲哀,蔑视我们薄凉的天性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泪点,可是你的丰富的想象,使你叫那苍茫的大海永远在你低贱的坟墓上哀泣。高贵的泰门死了,他的记忆将永留人间。” [79]

艺术是人类的最高认识,要获得这种认识,人就必须受苦,必须像泰门一样牺牲自己,从一片昏黑之中去探寻那拯救的光。每一个达到艺术境界的人,都要死一千次,在罪恶的苦海里无尽头地挣扎,经受泰门所经受过的精神炼狱。经历了这一切而活下来的人,才会真正懂得人性是怎么回事,也才会知道出路只在忏悔。古典诗人的死亡将人的认识激化了,人必然要超越他的境界,向那陌生的、却又是属于自己的领域进军;那个领域,就是写下这个悲剧的艺术家向人们所指示的。

人类,这群卑劣的高级动物,在他们当中毕竟还是诞生了像泰门这样的古典诗人;但将他赶进树林,毁掉他的也是人类。不给诗人生存空间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泰门的遭遇让今天的读者感到,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何等艰难的过程,人曾经踩着多少具泰门的尸体而过直到今天。诗人不会中庸之道,要么恨,要么爱。只是古典时代的诗人还不够强大,不能让两极长久地统一于自己胸中,所以这个孩童一般纯真的泰门走上了死路。剧情中人的忏悔当然是很不彻底的,带有很大的权宜之计的味道。人就是这样一群惰性十足者,他们的发展需要无数的诗人的牺牲来做铺垫,即使这样,他们的出自劣根性的罪恶也不会有丝毫减轻,只是过程中仍然会不断地有这种不彻底的忏悔——由诗人的牺牲来促成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