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淡极始知花更艳,一片春心向海棠 第111回 当年事,当年情,当年人,还有当年的银子(第3/6页)

这些年来,明兰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边翻看账册清单,一边摘抄些要紧处(旁人看不懂的鬼画符),嘴里还轻轻念着,顾廷烨抬头瞧了眼明兰,只觉盈盈烛火下,她玉面映红,桃腮樱唇,目色璀璨,分外好看。

他握拳清咳一声,明兰抬头去看他,只见顾廷烨神情镇定,淡然道:“你明日先帮我把内书房收拾出来,要搬的东西我已交托给公孙先生,旁的不要紧,给我找两个可靠的丫头看着,……最好不识字。”

明兰正想说没问题,忽听到最后半句,想了想,才道:“这里的人我不熟,我的丫头全识字的,只一个小桃笨笨的,识字不多,但为人可靠,断是可信的,先叫她看着罢,回头我再慢慢物色,可靠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这些日子……你若不嫌弃,我给你收拾书房罢。”

其实重点不是识不识字,而是可不可靠;因为不确定是否可靠,所以才要找不识字的。一个识字的丫头若想偷看点儿什么,看一眼记几个字就够了,若是不识字的,那就只能夹带私联了,这样难度较高,也比较容易被捉住。

顾廷烨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轻轻皱眉:“怎么都识字?你教的?有否必要。”

明兰点点头,一本正经:“丫鬟们都识字,好显得我蕙质兰心。”其实当初是为了让她们看懂暮苍斋规章制度来着。

顾廷烨挑眉,身上披的暗青绸袍上的暗金丝浮纹微微闪动,皎然的月白中衣更映着他俊朗澄明,他握拳抵唇,轻笑着:“不错,不错,盛大才女,给为夫的磨个墨罢。”

明兰笑着过去给他磨墨,一边故意苦着脸,摇头晃脑的叹气:“牛刀呀牛刀。”

顾廷烨看的呵呵直笑,望着明兰皓腕如雪,研磨的动作缓慢幽美,不由得微微怔怔,过了良久,直至明兰磨好了浓浓一砚墨要坐回去时,他才一把拉住明兰,静静问道:“你,没什么想问的吗?”

明兰莫名,呆呆道:“问……什么?”

“府里。”顾廷烨道,“你没什么想知道的吗?”顾府情势诡异,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她这几日居然什么都没问。

明兰明白他的意思,目光清澈:“原本有的,但老太太说,有了不懂的先别紧着问,先自己想想看;这样会显得我很聪明。”

顾廷烨冷峻的眉头也松了下来,不禁一笑:“好好,你冰雪聪明,那说来听听罢。”

明兰扯开顾廷烨抓自己的手,拖过一旁的小杌子来坐下,轻轻道:“……当初刚见你家里人时,我第一个觉得奇怪的就是年纪。第一,过世的公爹是长子,作为侯爷世子,公爹成亲只怕只早不晚,可是,煊大哥哥和炀大哥哥的年纪比煜大哥哥大出了好多。这是为何?”

顾廷煜只有二十八岁,且上头没有兄长,可是四房五房的长子,顾廷煊和顾廷炀却都有三十三四了,迄今为止,大房嫡孙只有顾廷炜的儿子,两三岁的小豆丁贤哥儿一个。

而四房和五房呢,别说打酱油了,顾廷煊的大儿子看酱油铺已是绰绰有余,而顾廷炀的大女儿已够年纪当酱油铺老板娘了。

顾廷烨眼神渐渐发亮,嘴角含笑,明兰看着他,不无叹息道:“我想公爹定是与第一位太夫人鹣鲽情深,情意极其深重。”

顾廷烨脸色慢慢沉了下来,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推演其中意思,若老侯爷对第一位秦夫人感情很深,那么对紧接着嫁进来的白夫人就不会很接受,而对现在的秦太夫人,则会爱屋及乌。

顾廷烨轻轻搂过明兰,挨在怀里,轻声道:“小时候我曾听五婶说起过头位太夫人,说她与父亲青梅竹马,情深意重,因她体弱多病,父亲自请圣命去戍边,好躲开京中的长辈啰嗦干涉;如今的太夫人更常把她挂在嘴边,说她美貌高贵,端雅温慧,心慈柔弱,是位世间难能岂及的好女子;父亲,更是记了她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