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第62回 申辰之乱(第4/6页)

“正是。”长柏轻轻的声音,“那荣显口口声声要为妹子报仇,早几个月前他们就查出那伙劫持荣家小姐的强人,竟是六王妃的护卫和家丁假扮的,原不过是想坏了荣姑娘的名声,叫她不能在京城立足,谁知中间出了岔子,没想到县主年纪轻轻,竟这般狠毒,而那荣姑娘也是个烈性子的,便……”长柏说的含糊,但听的人都明白了。

“他们可以向皇上告御状呀!”王氏急切的声音。

“即便告了,又能如何?”长柏冷静道。

——是呀,告了又能如何,难道老皇帝会杀了自己的儿媳或孙女给荣飞燕偿命吗?小荣妃又没子嗣,老皇帝还没死,六王家就敢这般嚣张,若老皇帝一崩,荣家眼看着就是砧板上的肉,还不如投靠困境中的四王爷,一举两便,而荣飞燕的死便是仇恨的火种。

屋内无人说话,明兰一手拉着一个姐姐,轻轻转身走开了,走到半路,墨兰便捂着嘴,轻轻哭起来,到底是一起喝过茶说过话的女孩,几个月前还那样鲜艳明媚的两个青春的生命,如今都死于非命。

如兰忍不住轻泣道:“这事儿,算完了吧?”

明兰心道:怕是没完,还得一场清算,外加一个新储君。

※※※

※※※

【作者有话要说】

雍正的国库和明朝皇帝的私房钱是不能比的。

就总体而论,明朝其实比清朝富裕,当崇祯为了凑足军费,向各大权贵富族要钱时,那些人家各个哭天喊娘,死活不肯出,后来李自成攻破京城,发现国库空空,但皇室的私库却很满当(老朱家公私账目很分明)。

随后闯王的下属,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看见一座富庶京城,不好好想着怎么巩固政权,抵御满清,却紧着抢钱抢女人,敲诈抢劫富户,当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时候,他的确带走了难以计数的金银财宝,金老先生的《雪山飞狐》里的宝藏是有理论依据的。

笑~~~,好了,言归正传。

究其本质而言,明清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政体,不同的制度,以及统治者不同的心态,导致明清从外表来看很相似,其实从上至下,从庙堂到乡野,都完全不一样了。

具体的,学术的,大家还是去百度吧,有许多严谨的论述可以说明问题,偶这里稍微班门弄斧一下,说几点比较明显的,可能有疏漏之处,欢迎讨论,但请不要深究偶。

从上到下吧。

首先,清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没有贬低的意思),有清一朝两百多年,从头至尾,满清贵族都十分防范汉族的反扑,多尔衮严令‘留发不留头’,顺治当情圣去了,没咋出场,鳌拜则卖力遵行‘圈地’法和‘逃奴’法;严苛盘剥汉人,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消灭汉人的反抗意志,进行奴化统治。

(那时窝藏逃奴也属于重罪,于是个别混蛋先叫自家奴隶逃,然后奴隶去敲开一家富户的门,求给口水喝或救救自己;许多人家看那奴隶遍体鳞伤孱弱不堪都动了恻隐之心,便请人进来,随后满人就杀上门来,说这户人家窝藏了自家奴隶,然后就可以把这户人家的家产充公,家人作自家奴隶!很缺德吧,这是真的。)

到康熙初年,满汉矛盾日趋激烈,庞大的内陆地区遍布义军,外加三藩胡闹,康熙亲政后,首倡的‘满汉一家’,稍微缓解了这一矛盾,并且他本人对于汉族文化的推崇和深刻研习,从学术上和行政上对儒术和汉学的尊崇,使得一大部分汉族大儒终于软化了态度,这也为他平定三藩,坐稳江山,赢得了舆论基础。

但是,请注意,这种满汉一家是很局限的,在六部中,满大人永远高于汉大人,同级的尚书,汉尚书看见满尚书是要行礼的,在满族上层通婚中,汉女更是低了不知几等,只有入了汉军旗的汉人,或者包衣奴才出身的汉人,才多少有些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