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五章(第3/17页)

同时,从陈景惠底一面,他所得到的常常是阴暗的、不愉快的东西。陈景惠,和他底内心远离,但常常做出一种外表的努力,使他,蒋少祖歉疚而苦恼。陈景惠明显地感到会要失去某些东西,于是做出这些努力。离开上海,失去了熟悉的环境,陈景惠对生活无兴趣。蒋少祖注意到,一个男子可以在孤独中经营自己,一个女子却不能;她不能脱离她底社交的圈子而不觉得痛苦。陈景惠觉得是最重要的一切,蒋少祖觉得无味、无聊、甚至可恶;蒋少祖觉得重要的一切,陈景惠却必须做出种种努力来适应。蒋少祖明白这个,但他在疏懒与淡泊交替的心情中,从未对陈景惠说明。于是他渐渐地就断判,认为一切是当然如此的了。陈景惠,在她底各种痴心和诡计中,想了一切,但未曾想到她自己底实际情况,即她是永远在努力适应她底丈夫底一切,但不明白这一切底意义。

一些熟人陆续地来到汉口,陈景惠就又活跃起来,显得比先前还要快乐。蒋少祖是冷眼观察着这种变化,从未对她说出他底真实的思想。他常常觉得,假如说出来,那是很可怕的;他不能在说了之后而不采取一些办法,但对于这些,这个世界是从来没有给出什幺办法。他不敢承认他已经不爱陈景惠,又不敢承认相反的。他只是经常地对自己觉得怀疑。他记得,在最近两个月里,他从未批评过陈景惠;对于她底奢侈、吵闹、不看顾小孩,他都不说一句话。而在她对他做那些痴心的或诡计的努力时,他是甘愿地忍受着意识到的自己底虚伪,对她表示赞同。他有时怀疑,有时又觉得一切是当然如此。有一件事是显然的,就是他已保护了自己底安宁。

因为蒋少祖底这种疏懒和淡漠,陈景惠对蒋少祖有了不满,甚至愤恨。但有一种奇特的力量使陈景惠不能公然地表示这种不满。他们中间从未直接谈到这些,但他们渐渐地明白了这些。正是这种不满,使陈景惠对蒋少祖更努力--她不觉得她底态度有什幺不妥--而那种痴心,有时就更真实。陈景惠需要这种真实。她是常常地拿蒋少祖底忙碌来安慰自己。在她底对蒋少祖的态度里,是有着痴心和计谋底奇异的混合。她永远不让她底真的不满表露出来,因为蒋少祖并未表露出来。她告诉自己说,她更爱蒋少祖,虽然这声音有时很虚伪。

在这个家庭里,轻蔑和爱情奇异地混合着。丈夫底闪避、自尊心、和妻子底倔强防卫着互相说明或批评的一切可能。陈景惠在很多机会里表示她崇敬她底丈夫,但她在心里轻蔑他;她是明白他底一切弱点。她不懂得他底事情有何意义;她觉得,在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从事良好的事业的良好的丈夫,但蒋少祖不是。在她能够分享蒋少祖底光荣的时候,因为内心底秘密的苦恼,她就短促地痴心起来。蒋少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从事良好的生活的良好的妻子,但陈景惠不是。他们同属于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妇女们底交际场和男子们底战场上,是洒着无数的家庭底鲜血。蒋少祖是痛心地掩藏着他底伤口。妻子和丈夫都觉得,他们是为对方牺牲了那幺多。

他们永远不说出来,永远想着自己们是相爱的,有一天会完全征服对方--生活下去。在结婚的初期,他们是像一切年轻的夫妇一样,需要那种无条件的甚至是绝对的爱情,彼此作着辛辣的、甜蜜的告白,但后来就平淡了。在上海,孩子诞生以后,陈景惠被自己底强烈的感情惊醒,在突然之间觉得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强烈的感情,对于人世的一种坚强的观念,以及对于自己底目的的明晰的理解,陈景惠是初次地经验到。那些女学生式的生活、消沉、和渺茫的苦恼就从此离去;一个妇人底强固的、鲜明的性格就显露了出来。蒋少祖未曾想到会得到这样的陈景惠。在某些地方蒋少祖觉得满意--几乎是感到一种蛊惑。他明白这是一个新的战争,假如他对人生依然有所追求的话。他是以那种含着讥讽的爱情接受了这新生的一切。在回忆里,这种讥讽的爱情是比最初的幼稚的告白要甜美。蒋少祖觉得,所有的人,尤其是他自己,对人生里面的那些最深切的感情应该含蓄而郑重。于是蒋少祖,激烈的时代过去,就染上了对静穆的古代的癖好了。对于这个时期的青年们底狂热和浮薄,因为自己底创痛的缘故,他是无条件地憎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