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6页)



“指挥使,咱们走吧。”身边的刘进小声道,“洛大人也快要到了,正好去迎他一段路。”

“哦。”杨昭回过神来,想起今天是洛千里来关上探访的日子。洛千里旧时是他身边的得力干将,曾经在川陕总督吴信锋那里待了几年,探察吴信锋贪污的罪证。现如今,他已经取而代之,当上了川陕总督,也是个封疆大吏了。

“驾!”马蹄飞扬,就要出关而去。

杨昭的目光,在人群中不经意地一扫,却突然心里一动,好像有样东西,十分眼熟,在他眼前一晃而过。

是什么?

马已经奔出了好几十丈,杨昭突然猛地勒住了马。记忆里一面黑底绣金,红色镶边,当中金丝绣着猛虎的旗帜跃然而出!

那是三年前,他带着虎骑营出关打仗之时,虎骑营的战旗。

麓川之战结束以后,因为虎骑营损伤过半,元气大伤,他让佟大川把剩下的人马都带回了京城,禁军事务,也一并交给了佟大川代管。这三年来,他从来没有再见过这面战旗,为什么,刚才那一晃眼,依稀看见了这熟悉的图案?

刘进没提防杨昭突然停下来,已经驰出了前面老远,才又急忙勒住马,掉头回来,“指挥使,怎么啦?”

杨昭道:“我好像看花了眼,刚才——不成,我得回去看看。”

“那?那洛大人怎么办?”刘进怔了一下。

“你和石英去接他就是了,回头我在关上等他。”杨昭掉转了马头,向来路上奔了回去。

那群人还在排着队准备过关,杨昭放慢了马,在人头簇拥里寻找刚才看见的东西。

在这里,他的眼睛蓦然定住,在各色各样的挑担和背篓里,有一块绣着虎的丝巾,正搭在一方笼屉的上面。那虎的绣像,无论是底色、镶边、丝线,还是模样神态,都和当年虎骑营战旗上的那—幅一模一样。

这不会是巧合吧,难道还有虎骑营的人流落在民间?

杨昭下了马,从人群后面挤了进去,一把抓住那笼屉的主人,“请留步。”

“谁呀?”那人不耐烦地回头,却立刻呆了一下,“是,是——”他该不会眼花了吧,刚才看见的那个杨指挥使,就站在他的身后。

“有件事,想请教一下。不知道你这条丝巾,是在什么地方得到的?”杨昭打断了他的好奇。

“买的呗。”那人顺口道,“上个月小儿子过周岁,属虎的,我就买了条丝巾给他,怎么?”

杨昭疑惑地重复了一遍,“买的?”这怎么可能。

“是啊,就在宁远集市上。有个小酒馆,也代客做点小买卖,什么枕头套、丝巾、茶壶之类的,都有。”

杨昭蹙起了眉头,是什么地方不对劲,他怎么——怎么觉得心开始跳得快了。

“那个酒馆叫什么名字?”

“挺有意思的,叫什么——”那人侧头想了想,“哦,对了,金不换。”

金、不、换?

杨昭身子—震,整个人都呆住了。

“你说这名字有多奇怪,好好的酒,卖四文钱—斤,怎么就金不换了?”那人还在当笑话说着,“看人家对面那间,名字多响亮,叫‘十里香’……”

他的话音未落,杨昭已经不见了。

“哎,人呢?”他揉了揉眼睛,“哪去了?”

金不换,金不换!

杨昭策马飞驰,疾风扑面而来,他却浑身都像是着了火,握缰的手竟不由自主地在发抖。

三年了,他没有再听过这三个字。

风烟,是你吗?抑或是你的魂魄,不肯离去,还在这片大漠上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