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7页)

二三四,成了莫须有的人。

比 武

古时候,有一个大力士,可以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三尺。另一个人善于奔跑,谁也追不上。两个人到一起比武。在比试力气时,善跑的人输了。在比试奔跑时,大力士输了。

事后,两个人都不服气,要再比一次,这一次是自己跟自己比。

善于奔跑的人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拼命奔跑。终于,他奔跑的速度超过了自身,他冲出了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个外人。

大力士也不甘示弱,他用一只手与自己的另一只手对攻,打得难解难分,无人能够阻止。最后,他战死在自我搏斗中,成为一个自杀的人。

还有第三种比武的方式,没有来得及尝试,即:用更快的奔跑速度,跑到自己的前面,截住自己;用更大的力气,抱住自己不放,把悲剧控制在发生之前。

母亲的发现

有一个女人,至少有三个人在她的身体里面练过拳脚,并从他的身体里出走,使她成为母亲。她数了数,世界上有很多母亲。她又数了数,所有的人都是母亲所生。作为母亲,她感到很自豪。

可是有这么多母亲负责生育,那么谁负责死呢?她想,一定有人负责死。于是,她带上一些干粮和水,就上路了。她要去寻找负责死的人。

她走了很多路,找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她老得走不动了,快要死了,才发现,死是在人体内发生的事情。是自己的身体使自己死亡。

原来自己就是负责死的人。

临死前,她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她终于看见了死。她数了数,已经死去的人有很多。她又数了数,所有死去的人都曾经生活过。她发现了这个重大的秘密之后,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山洞和金子

从前,有一个撒谎的人,说:西山上有一条小路,小路的一侧有一个山洞,山洞里面藏着许多金子。人们信了他,都去找山洞,结果没有找到。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于是下决心找,一找就是几十年。

慢慢地,寻宝的人们内部产生了分歧,有人提出了新的假说,有人开始反驳,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不是关于山洞是否存在,而是人们寻找山洞的方法。在这场持续多年的争论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学说。

多年以后,撒谎的人老了,他临死前良心发现,忏悔自己的过错,说穿了自己的谎言,其中包括山洞藏金这件事。

他的忏悔立即遭到了人们的反对。人们不承认他说的是谎言。人们认为,虽然所有的人都已经淡忘了山洞和金子,但是与之相关的学说已经确立,学说的发展就成为必然,并且是不可改变的事情。

后来,为了证明金子、山洞、小路、西山确实存在,人们就找到一座山,把它命名为西山;在西山上开辟出一条路,命名为小路;在小路的一侧开凿一个洞,命名为山洞;在山洞里放置许多金子;然后再找到一个人,授意他言辞,让他说出金子的秘密。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有了根据。

书法家

古时候,有位书法家,从来不用笔,他只用木棍在沙滩上写字,写完以后立刻擦去。人们只能在沙滩上欣赏他的书法,却无法得到他的字迹。他认为生命无常,人生不过是匆忙的过客,没有必要在世上留下痕迹。

这件事,被另一个书法家知道了,决定要找他比试一下书法的功力。这位书法家从来不用笔,也不用其他工具,他只用手指,把字写在空气里,连痕迹都不留下。他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大象无形,手随心到,化有为无,让字迹随涨随消,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两个人来到沙滩,正要比试。这时来了一位老和尚。和尚说,你们不要比试了,你们的功夫都很了得。但老衲以为,字迹都属于有,而心迹为无。老衲写字从来不用笔墨工具,连手也不用,我只用心写。心,大可无边,小如毫发,变换无穷。用心写,不与物象比拟,不与山川争形,吞吐八荒,书而无法,心象合一,物性天成。和尚说罢,两人顿悟,遂跪于高僧脚下,拜为师。日后,两人悟透人生,藏书于胸怀,万法归心,成为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