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中的迷茫(第2/5页)

下班时间到了,想到王学西已经派车来接他,贾士贞坐在办公桌前有意地拖延时间。可心里却在默默地问自己,王学西的邀请该去还是不该去?他甚至有些后悔,那天怎么会在天乐夜总会鬼使神差地碰上他了呢!他不大习惯王学西那种痞子性格,现在王学西知道他是省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了,所以处处戴上假面具,而只有那天出车祸时,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贾士贞想到那天夜里他曾偷偷地算过王学西的民主测评票,五十一人投票,他的不称职票竟有二十七张,占52.9%。还有那个梅处长对他的评价,说他的优点“就是想当官”,“就是想掌权”,说他有三个特点:“一、政治上不成熟;二、经济上不清白;三、生活上不检点。”并且件件有理论有事例。但这一切都如同对牛弹琴,他们听了之后只是从一只耳朵进去,从另一只耳朵出去了。

贾士贞在写材料时也曾问过自己,这些关键性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如何对一个副厅级干部恰如其分地做出文字上的评价。他不知道,也没有经验,但是他翻阅了大量的“范文”,却没有看到一份是那样写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深深地感到对不起省区划设置办公室群众的心理压力下,已经尽力在初稿上美化了王学西,可仝处长对材料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昧着良心“好话多说,坏话少说”了。幸亏当初没有误入歧途,倘若真的把群众的主要意见都以“批评”代替表扬写进王学西的材料里,那仝处长还不把他臭骂一顿,踢回乌城党校?仝处长连王学西的出生年月和文化程度都改了,还有什么不可以改的呢?

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事事处处都要跟着领导的意图走。

在乌城地委党校那几年他养成了另一种性格,自由、散漫。站在讲台上想吹便吹,想侃就侃。在办公室里吹牛、聊天,大声喧哗,谁也不管谁,有时校长来了大家照样天南海北地侃大山。课怎么备,怎么讲,从没有领导过问过。大家都十分清楚,地委党校没有升学率,没有比赛,学生大都是乡镇头头及混学历的干部,没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只是把几个月的学习当做“镀金”罢了。那几年里,他几乎没什么提高,更谈不上什么人生感悟。可来省委组织部仅仅几个月,居然有这么多的收获和进步。真不愧人们把组织部比作干部的摇篮,政治上的阶梯啊!

不知道下班时间过了多久,贾士贞慢慢地收拾好桌子,在办公室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匆匆下楼去。出了省委大门,他朝右边望了望,王学西倒是一个有心人,他自然不会把车子停在省委门前,那样太引人注目了,这毕竟不是工作。贾士贞一看这里并没有任何车辆,也不敢久留,怕让人看出他是在等人,于是便沿着路边往前走。突然身后一个女人在叫他,贾士贞回过头,看见小张朝着他甜甜地一笑,招招手,一辆奥迪轿车从路边开了过来。

上车后,贾士贞心想王学西不会就请他一个人吧,仝处长、唐雨林会不会来呢?王学西请他贾士贞干什么?在机关干部处里他一个刚刚借调的工作人员能对王学西的提拔构成什么威胁吗?不可能。贾士贞突然想到王学西的考察材料,难道……是他的笔在起着什么作用?他回忆着在处长室接电话时的情景,虽然他对于王学西的邀请深感意外,但那时仝处长却面带笑容,并无半点不快之意,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决定赴约,不能拒绝王学西。如果拒绝了,说不定仝处长会首先不高兴的。这不仅是因为仝处长亲自参加了王学西的考察工作,还包括他对王学西考察材料的煞费苦心。

轿车在贾士贞的住所处停下,他匆匆地跑上楼,玲玲正焦急地等着他。贾士贞说王学西派车来接他们,玲玲感到十分奇怪,一个厅级干部居然请他这个借调人员,可又不好多问什么,只好随丈夫去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