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兴旺之兆(第2/3页)

第二天,连蔓儿早起,洗漱后,也挑了套喜庆颜色的衣裳穿了,就往张氏的屋里来。

连守信和张氏今天比平时起的还要早,也已经收拾利落了,夫妻俩满脸的喜气,隔着小炕桌在炕上对坐。很快,小七也来了。姐弟俩就在挨着炕沿的椅子上坐了。

随即,外面小丫头就进来禀报。

“大爷、大奶奶来了。”

五郎带着秦若娟来见翁姑了,这个年代的成婚礼,除了成亲当天的拜天地、入洞房,还有第二天拜翁姑敬茶这一环节,伺候,新媳妇才算正式如门,成为夫家的一员。

“快让他们进来。”张氏忙就吩咐道。

小丫头打起门帘,五郎和秦若娟两人走了进来。地下,早就有小丫头铺上了厚厚的锦垫。五郎和秦若娟进来,就到锦垫上跪了,给连守信和张氏磕头,口喊爹娘。

接着,就有小丫头端了茶盘过来,茶盘上两盏热茶。

秦若娟站起身,先敬连守信,再敬张氏,连守信和张氏都含笑接了茶。就有秦若娟陪嫁的小丫头托了两双鞋袜送上来,秦若娟接过,捧了献给连守信和张氏。

张氏拿起来,仔细地看了,又夸赞了一番,将一对白玉镯子给了秦若娟。之后,张氏又拉着秦若娟的手嘱咐了两句,让她不要拘谨。

“……定亲的时候,我就跟你娘说了,你进了我家的门,我把你当闺女待。”

嘱咐完了秦若娟,张氏又嘱咐五郎。

“……好好待你媳妇,不准你欺负她。你成天事忙,我这你不用多来,有空了,就多陪陪你媳妇……”

张氏这个婆婆,不仅不给媳妇立规矩,而且丝毫婆婆的架子都没有。就是嘱咐儿子和儿媳妇的话,也是偏向儿媳妇多一些。

张氏嘱咐完了,又招呼连蔓儿和小七。

“蔓儿,小七,来,见见你嫂子。”

连蔓儿和小七就都笑着起身,上前来跟秦若娟见礼。大家以前都见过,这番身份不同了。秦若娟脸色微红,显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举止依旧大方得体。

她不肯受连蔓儿的礼,还要给连蔓儿行大礼,被连蔓儿忙扶住了。

“嫂子,若是在人前还罢了,现在在家里,这礼就免了。”连蔓儿笑着对秦若娟道。

“你妹子说的对,咱们是一家子骨肉。在人前,那些礼数都得做全了。这在咱家自己屋里,你妹子说免了,那就免了吧。”张氏也告诉秦若娟道。

秦若娟听了张氏的话,还是偷眼看了五郎一眼,见五郎微微点头,她才肯起来,又和连蔓儿、小七两个平辈叙礼。

秦若娟又将两色针线,一套笔墨纸砚送给连蔓儿,送给小七的也是一套笔墨纸砚,一件长袍。

包括给连守信和张氏的鞋袜,以及给连蔓儿和小七的针线,都是秦若娟亲手做的。这是一般新媳妇进门的规矩,一来显示亲近,二来也要在婆家人面前露露本事,彰显贤德。

连蔓儿回赠了秦若娟一个亲手做的荷包,小七回赠秦若娟的则是两盒云子。秦若娟爱下棋,而且下的不错。小七的这份回礼,奠定了他和大嫂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

小七这小家伙往后的通达手腕,于此已经初露端倪。

自家人都见过了,张氏又让大丫头多福领着五郎和秦若娟到客院中去,见见别的长辈。首先是李氏那里,必须要拜见,然后就是赵氏这个伯娘,还有连家的堂哥、堂嫂子、堂妹等。连枝儿作为已经嫁出门的大姑子,本来这一天是不需要见的。但是连枝儿正一家在此做客,又是极受重视的姑奶奶,五郎也带着秦若娟过去见了。

来之前,这些事五郎已经暗暗地说给秦若娟知道了,秦若娟自然将礼物备的极周翔,李氏、连枝儿等人也各有礼物回赠。

“这件大事,总算是办妥当了。”张氏在上房,手里抚摸着秦若娟给她坐的鞋子,眉花眼笑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