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双喜临门(第2/3页)

连守信回到屋里,喝了碗醒酒的热汤,就和衣靠在靠枕上,一边傻笑,一边说话。连守信的酒量还算不错,而且这方面很懂得控制自己,从不会大醉。现在这个样子,就是醉了。

连守信这个时候说的话,都没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心思想不过是两个字,高兴。

“五郎和小七不知道考的咋样了?”连守信话中还是带着笑意。

张氏和连蔓儿看连守信这个样子,都觉得有些好笑。连守信这个时候还知道挂念五郎和小七,张氏更是如此。

“这夜里现在可够凉的了,不知道你哥和你弟多穿了一件衣裳没?今天也不知道吃的是啥……”张氏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串,却一句也没提到五郎和小七考的如何,能否考上这样的话。

作为母亲,张氏关心的重点从来就不在这个上头。

“娘,你放心吧。就算我哥和小七他们自己想不起来,还有身边伺候的人那。小喜和小庆那我都好好嘱咐了,娘你忘了,临走的时候,你也没少嘱咐。你就放心吧,这俩丫头,肯定会好好照顾我哥和小七。”连蔓儿就道。

“也是。”张氏想了想,就点了点头,“蔓儿,这事还得多亏你。丫头和小子不一样,小子再细心,也没有丫头想的周到。”

连蔓儿将细心调教出来,使唤的那么顺手的俩丫头给了五郎和小七,这件事上,张氏觉得连蔓儿特别的贴心。

“哎,有大半年都没见着你哥了……”张氏放下手里正在叠的衣裳,眼望着窗外,幽幽地道。

“娘,你想我哥了吧?”连蔓儿看了张氏一眼,笑着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八月中秋,本来就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哪能不想那,”张氏并不否认,“那可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很快就能见面了,我哥考完试,肯定就会回来。”连蔓儿就宽慰道。

“嗯。”张氏点头。

连蔓儿说五郎很快就会回来的时候,是充满了信心的。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她的预料以及五郎的计划发展。

五郎和小七参加完了考试,却并没有能立即回三十里营子来。鲁先生从京城捎信给五郎,让他帮着办一件事。五郎因此留在了府城,小七也一起留下,每天与沈谦一道,跟着楚先生念书。

转眼就到了八月下旬,张氏几乎是每天掰着手指头在过日子,算着五郎和小七什么时候回来。

这天上午,连蔓儿正在廊上喂鸟,一边看小丫头们修剪院子里的花木,就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声,铜锣声响成了一片。

“怎么回事?”连蔓儿微微吃了一惊,心里疑惑,就忙打发了一个小丫头去前院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一会的工夫,小丫头就一脸喜色地跑了回来。

“回姑娘的话,是大喜。”许是跑的急了,加上心情激动,小丫头说话有些气喘,“是县里的当差的来报喜,说是二爷中了秀才了。”

连蔓儿听了,也是喜上眉梢。

“我就算着,这两天该有消息了。”连蔓儿这么说着,扭头就看见张氏从屋里走了出来。

“娘,你听见了没?”连蔓儿赶忙迎过去,“是小七,小七考上秀才了。”

张氏在屋里已经恍惚地听见了,不过是不大敢相信,现在听见连蔓儿这么笃定地说,她才完全信了,一下子喜的眼圈就红了。

“真的?这是真的?咱们小七也考上秀才老爷了?”张氏抓着连蔓儿,一连声地问。

“嗯,娘,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小七肯定能考中。”连蔓儿一边说,一边吩咐吉祥到前面去,拿捷报来给她看。

吉祥就忙往前院去了,很快,就有韩忠媳妇等几个管事的媳妇进来,请示招待报喜人的一应事宜。连蔓儿一一的吩咐了,几个媳妇刚退下,吉祥就拿着捷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