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2/3页)

“就是那么回事。”张氏点头,“四郎咋跟继祖一样,也都这么浮那。”

“真是不要脸。”小七就道。

这一会了,连蔓儿就听见外面说话的声音,后面的车还是没跟上来。

“怎么了这是?”连蔓儿就将车帘子掀开一些,往后面看去。

连守信的马车就停在道当间,连守信也从马车上下来了,四郎并没有骑到骡子上,而是站在孙大个的跟前。因为有一段距离,而且四郎正背对着连蔓儿,所以连蔓儿不知道四郎在跟孙大个说什么,只看见孙大个摇头。

然后,就看见本来跟在车队最后面的五郎骑着骡子从后面赶了上来。

“怎么回事?”张氏和小七也探出头来问道。

“……是老宅的四爷,想要骑姑娘的那匹马。孙大哥不让,他就非说要骑。”就有跟随伺候的人从后面跑上来回禀道。

连蔓儿挑了挑眉。

“姐,你放心,咱哥过去了,肯定不能让他骑。”小七就道,“咱爹也不能答应。”

果然,就见五郎过去,不知跟四郎说了些什么,四郎站在那还是不动,最后,连守信走了过去,跟四郎说了一句,将四郎拉着回了车上。

几辆车这才又缓缓的起动。

小七的小厮小核桃机灵地跑到前头来,跟在连蔓儿她们的车旁边,将刚才的事情一一地说给娘儿几个听。

“……说是坐车嫌闷,要跟大爷一样骑骡子,老爷就答应了。他下了车,挑了一圈,就挑中了姑娘的马。……大爷跟他说让他随便挑别的,就算他要大爷把大爷自己骑的让给他都行,他还老大不乐意。最后还是老爷下车来跟他说,说让他坐车。说是坐车里稳当,别他出啥事,回去不好交代,硬是把他给带回车里去了。”

小核桃人机灵,说话也利落,一会工夫,就巴拉巴拉,将事情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他眼力倒不错,知道什么好。”连蔓儿眯了眯眼,笑道。

“跟他娘一样,没身沉。”张氏就道。

“娘,我可烦他了,我哥也烦他。”小七就道。

“就忍这一路,到村里他就回他自己家了。”张氏搂了小七,劝哄着说道。

好在这一路上除了这个插曲,就再没有别的差头发生。等进了三十里营子,连守信就让四郎在官道上下了车,一家人则是拐下车道,往家里来。

天色尚早,一家人略做洗漱,就在后院东屋里坐了说话。

“刚才四郎是咋回事?”张氏就向连守信问了一句。

“……那孩子……,心眼有点不全……”连守信含糊着说道,脸上的表情就有些晦涩。

所谓的心眼不全,是庄户人家通俗的说话,大概意思就是脑袋有问题,若是放在连蔓儿的前世,一般的说法是弱智。

“爹,他心眼有啥不全的。”五郎就笑了。

一家人就都看着连守信。

“哎,”连守信就叹了一口气,“他是不傻,那也和好人差一道劲儿,不是啥真聪明伶俐的人。”

“那也不能说他傻呀。”连蔓儿就道,“要说六郎傻,好多人都信。可要说四郎傻,咱这村里人谁能相信?爹,这是咱家里,还有啥不能说的。他不就是品行的事吗,性子浮,眼空心大。”

“没错。”张氏点头赞同连蔓儿的话。

“他是……哎……”连守信又叹气,“刚才坐车上,我都说了他一路了,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有。他是啥样,咱自家人知道就行了。等他成了家,年纪再大点,人多少也能踏实下来一些。”

不仅是连守信,张氏也说过希望四郎成家之后能变好。这种想法和说法,实际上并不是连守信和张氏两口子独有的,这是民间一种很普遍的想法和说法。

比如说自家有孩子,平常的行为上有些问题,家里的人就会说,等他成家之后会变好。而一般的媒人在说亲事的时候,有些男方不太好的事情瞒不过女方,媒人也常这么劝说女方,说是等成亲之后,有媳妇管着了,男人那些不太好的习性就会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