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2/3页)

五郎出了趟远门回来,亲戚们少不得要来看望。吴家离的最近,连蔓儿她们从念园回来,吴家这几口人已经坐车来了。

吴玉贵和吴家兴带了许多的吃食,都送去厨房,让厨下整治饭菜。吴玉贵、吴家兴父子就在前厅与连守信、五郎、鲁先生说话,吴王氏和吴家玉则是到后院来,跟张氏、连枝儿、连蔓儿和张采云坐在一处说话。

“你们小姐妹到那屋玩去吧。”坐下没一会,吴王氏就道。

“去吧。”张氏也道,“你们不是挑了好些东西要给家玉,正好让家玉去看看。”

几个小姑娘就都笑着起身,她们都知道,吴王氏和张氏这是有话要说,特意支开她们。

到了西屋,小姐妹们就都往炕上坐了,连枝儿和连蔓儿拿出给吴家玉的表礼让吴家玉看。

“特意把咱给支出来,肯定是要说枝儿姐和家兴哥的婚事。”张采云就笑道,“是不是要把成亲的日子给定下来啊?”

连枝儿和吴家兴的婚期已经定在是冬腊月间,只是最后的日子还没定。

“净胡说。”连枝儿脸上泛红,嗔了张采云一句。

连枝儿和张采云两个笑闹,连蔓儿就偷偷地冲吴家玉递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吴家玉也偷偷地向连蔓儿眨了眨眼,还冲张采云的方向使了个眼色。

连蔓儿就猜到是什么事了,不由得抿嘴而笑,心想,怪不得刚才在那屋里,吴王氏的眼睛总往张采云身上瞄那。

连蔓儿猜的没错,此刻东屋里,吴王氏正在跟张氏说着张采云的事。

“……炳武今年十八,比采云大三岁,他们两个,这个年纪正好般配。这俩孩子都在咱眼目前,双方都知根知底,俩孩子这个模样、性情,也都合适。”吴王氏低声跟张氏道,“那年我问采云她娘,愿不愿意采云嫁到这边来,那个时候吧,我这心里就是想的这陆家的二小子。”

“陆家这家风、条件都不错,炳武那孩子的人品也没挑。……这后来知道采云她爷和陆家老爷子论兄弟,这个事我就没再提了。”

说到这,吴王氏笑了笑。

“虽然我这嘴上没提,心里面可挺可惜,这俩孩子太般配了。”

“这不,这两年,陆家那边也有说亲的,有两份还都挺不错,可他家都没应。”吴王氏说着话,就看着张氏的脸色,“我瞧着,是他们心里取上采云了,看别人就看不上眼。”

吴王氏说到这,就不肯往下说了,只看着张氏。

“炳武那孩子,是真不错。那次送我们去太仓,我就品出来了。人实诚,还比一般庄户人家的孩子干练。”张氏就道,“要是我看,他和采云也挺般配的。”

“可不是,就是这个辈分……”吴王氏拍手笑道,依旧看着张氏的脸色,“这可多可惜那。其实说起来,也不是血亲,没多大妨碍。”

“这得人家陆家说。”张氏就道。

陆家老爷子和张青山是把兄弟,陆家老爷子比张青山年纪小了有十岁,他成亲晚,陆炳武又是小儿子,因此和张采云的年纪差不多。若是要张采云和陆炳武定亲,那么,陆家老爷子就要低了张青山一辈。

张氏这话一出口,吴王氏已经是一脸的笑。她是替陆家来探口风的,张氏的话,表明的是张家对这件事的态度。

“陆家乐意!”吴王氏就道,“你是采云大大姑,采云她娘不也说了,采云的事,你就能做主。现在这个疙瘩也没了,你就给做了这个主吧。”

“我这就给那边捎信儿。”张氏也笑了。

吴家几口人在连蔓儿家吃了晚饭,张氏已经和连守信商量过,打发人去烧锅屯送信儿了,不过还是瞒着几个孩子。

饭后,连蔓儿瞅了个空,就从张氏嘴里将消息给打探出来了。

连蔓儿听了就笑了半晌,她笑的是双方都有意、水到渠成的事情,非要经过这样一番的过场和“试探”,可不是有趣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