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场(第2/3页)

傍晚时分,连守信终于从外面回来了。张氏忙让小喜打了水进来,让连守信洗漱。

“今天蔓儿又做了酥酪,给你留了一碗。我让人端来给你吃。”张氏笑着对连守信道。

连枝儿、连蔓儿和小七都在屋里坐着,见此情形,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抿着嘴偷笑。连守信和张氏可以说是老夫老妻了,但是两个人的感情却没有因此就变冷淡或者乏味。比如说每次连守信出门后回来,不管连守信出去了多久,张氏的表现都好像是连守信是出了趟远门,很久没见,特别的亲热、欢喜。

“不用。”连守信洗了脸,一边从张氏手里接了手巾擦手,一边说道,“那个东西,给孩子们吃。我不吃那个。……有面没有,给我来一碗面。”

“咋地,在外面晌午没吃饭啊?”张氏就问。

“吃了。”连守信道。

“没吃好?”张氏又问。

“也没啥吃好吃不好的。外面的饭菜,就是那样,咋地也不如咱家里的,吃进肚子里舒坦。”连守信老实地说道。

连守信现在也是人们口中的四老爷、御赐牌楼连家大老爷了,但是却一直不改其庄稼人的本色。也许外面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连守信有些土,但是在自家里,从张氏到连蔓儿、小七,都觉得这样的连守信给她们的感觉更加厚实、更加可靠。

虽然妻儿都很惦记他,有什么好东西也是人人都有份,但是这个家里,这几口人,吃的最差的、穿的最差的,都是连守信。

当然了,这个差也不是真的差。

连守信不想吃酥酪,他要吃面条。

“眼看着就该吃饭了……”张氏看了看日影,说道。

“那我就等吃饭吧。”连守信更好说话。

“爹,你要吃啥面,我给你做去呀。”连蔓儿就道,“要不,吃炸酱面咋样?”

“行啊,我就爱吃我闺女做的炸酱面。”连守信高兴了。

“娘,就做一小碗,让我爹先垫垫,不耽误一会吃饭。”连蔓儿又对张氏道。

张氏刚才那样说,也不是不愿意给连守信做吃的,听他们爷俩这样说,自然也不会反对。

连蔓儿就招呼了小庆和她一起往厨房来,要做一碗炸酱面,有两条最重要,一是面条要劲道,另外一个是炸酱要做的好。后面这一条,更加是炸酱面的精髓所在。来到厨房,连蔓儿就让韩忠媳妇揉面,她挑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切了肉丁,又切了一些姜末。这个时候,小庆已经从外面的酱缸里捞了一小碗的大酱进来。

炸酱面的炸酱要做的好,首先是这个大酱要好。连蔓儿家的大酱,是张氏带着她们姐妹亲手做出来的,味道自不必说。

用肉丁、姜末和大酱炸好了一碗红亮亮的炸酱,连蔓儿又挑了一条小黄瓜和一条水萝卜,切成细丝,在一个盘子里码好,这个时候,韩忠媳妇也已经将面煮好了。韩忠媳妇手劲大,面和的极好,和面的时候又放了一个鸡蛋,还有少许的盐,这使得面条更加劲道了。

将面条端回后院,连守信看见就高兴的笑了起来。

“外面吃的都太油腻,就这个炸酱面,一看着就开胃。外面做的,没咱家做的好吃。”

放上小饭桌,连守信上炕坐了,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面条。

连守信的饭量大,这么一碗面,一大盘子的炸酱和面码,对于连守信来说,还真就是垫垫。

等连守信吃完了面,连蔓儿又端了茶上来,看着连守信喝茶,连蔓儿才开口向连守信询问,这次出门的收获。

“地方都看好了,就在小垦屯,有三百来亩的大草甸子,两百来亩的荒地。”连守信高兴地道。

“小垦屯,那离他姥爷家还挺近。”张氏就道。

小垦屯在三十里营子往西,离张氏娘家的烧锅屯大约有二十几里地的样子,离三十里营子,则有四十里地。之所以叫做小垦屯,是当初垦荒的时候留下来的名字。有小垦屯,自然就有大垦屯。大垦屯还要往西边走,挨着连绵的群山,群山另一侧一般被这边的人称作“西边外”,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