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动(第2/3页)

“老太爷这话说的有见识,就是这么个理。我在宋家的时候,花儿女婿还跟我说过这些来着。就是他那话,说的太文,我不太懂,回来就没说。老太爷说的就透彻,我一听,就明白了,和花儿女婿说的是一个意思。”古氏笑着道。

“爹,我也不是怪蔓儿说的话。现在,咱们家可不是啥庄户人家了,该有的规矩,咱也该有。咱这说话,她一个小丫头就随便插嘴,别说官宦人家,就是平常人家,这也不像话。”连守仁就说道。

“大哥,我们就是平常人家。”连守信开口道。他说的我们,自然是指自己的一家六口。

“他大伯说啥规矩,我还听说有规矩,家里商量事,女人不能插嘴。他大伯娘不还一样说话?咋就说我们蔓儿。照说,我们蔓儿还小,啥规矩,也还先规矩不到她身上。”张氏也开口道。

连蔓儿坐在那,听着连守信和张氏维护自己,心中难免得意,嘴角就翘了起来。

连守仁和古氏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从前,连守仁还是秀才时,说什么话,连守信从来都是恭敬地听着。而一大家子在一起,干活就是张氏在前头,说话,就没张氏开口的余地。

现在,连守仁是即将赴任的县丞,古氏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夫人。这连守信和张氏反而胆子大了,就这么当着面驳斥他们。

连守信和张氏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惧怕,想尽办法巴结他们吗?

简直是岂有此理,现在不把威风立起来,以后这连守信还不得翻了天!

连守仁就要发作,连老爷子突然干咳了几声。

“没忘了让三郎买香吧?”连老爷子冲着周氏问道,“一会好好拾掇拾掇,得给祖宗上炷香,把这个好消息捎过去。老四,这都下晌了,你们就别去忙别的了。一会菜买回来,老四媳妇就帮着做饭,晚上,咱这一大家子人好好地聚一聚。”

“好。”连守信点头答应。

……

乡村中,消息传递的速度,总是特别的快。一会的工夫,就有人纷纷上门道贺。不需要待客的人,就都先回了自己的屋子。

西厢房里,连守信一家六口刚在炕上坐下,连守礼、赵氏就带着连叶儿跟了进来。

连守信和张氏忙招呼这一家三口坐下。

“老四,”连守礼坐在炕沿上,就冲着连守信开口道,“大哥要去河间府做官,我看二哥那个意思,是要一家子都跟去。刚才叶儿听见二哥和二嫂商量,说是怕大哥不肯带他们,要让爹和娘也一起跟去,他们才好去。”

“嗯,”连叶儿就点头,确认这是她听到的。“还有秀娥嫂子也跟着商量,说是他们都要跟去,要去发财、享福。”

连蔓儿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这些人都要去发财、享福,那人家河间府太仓县的百姓怎么办!

“爹和娘,还有二哥他们都要去。我……我是不想跟去。”连守礼就道。

“啥发财、享福啥的,我们不敢想。就有间屋子住,再有几亩地,孩子他爹把手艺学成了,我们靠这两只手吃饭,稳稳当当的,比啥都强。”赵氏就道。

“以前我们说分家,我爷总不让我们分。现在他们都要走了,不知道多少年才回来。兴许就不回来了。我们又不跟去,不分家也是分家了。”连叶儿道。

“三哥你的意思是?”连守信看着连守礼。

“老四,我想在大哥他们走之前,干脆,就把这个家分清楚吧。把我们单分出来就行。”连守礼道,“以后咱爹娘跟着大哥,肯定有好日子过,咱也不用跟着操心,这些年,咱能做的也都做了。把我们三口人分出来,啥都不影响。”

连守礼一家的意思,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分出来另过。

“三哥,那天大哥捐了官,你就提分家,爹说的那些话,三哥,你还记得不?现在分家,你们可啥好处都没有,这些年,也都白贡献了。要是不分家,那就不一样。”连守信想了想,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