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3/3页)

“娘,你不用操心这事。我去找爷和奶说清楚。”连蔓儿道。

留下小七陪着张氏,连蔓儿带着几个孩子就往上房来。还没进屋,四郎听见里面传来连守义和何氏的说话声,就拉了六郎转身跑了,只剩下连芽儿站在那不知所措。

连蔓儿抚额,四郎果然是不可靠的。

“蔓儿,咋办?”连枝儿问连蔓儿。

四郎跑了,连芽儿肯定啥也不敢说。光凭她们几个说话,连老爷子能相信吗?

“咱们先进去。”连蔓儿就和连枝儿、五郎一起走进东屋。

东屋炕上,坐着一个穿着十分鲜亮的婆子,正是镇上有名的王媒婆。连老爷子、周氏、何氏、连守义也都在。

“……叫秀娥,今年十七岁,长的跟画上的嫦娥赛的,人家家里开着镇上最大的杂货铺。人家早就预备好了嫁妆,样样都是齐备的,不算衣裳头面,光是那些炕上炕下的家具摆设,少说也值一二百银子。……这样的人家,这样的姑娘,这样的嫁妆,男方家里的聘礼,总也要相当。……人家可不是卖闺女,就是为了面上好看,等闺女过了门,都拿回来做压箱底的银子那……”王媒婆指手画脚,说的唾沫横飞。

原来王媒婆是来给二郎连继宗说亲的,说的是镇上富达杂货铺的闺女,名字叫做赵秀娥的。连蔓儿知道,现在说连花儿的事,很可能搅了二郎的婚事,因此就没有开口。

王媒婆说完了,连老爷子只说要一家人核计核计,就让何氏送了王媒婆出去。

“……杂货铺每天也有一二两银子的买卖,她家里的一个大院子,她娘俺来看见过,脸白白的,她那闺女差也差不到哪去吧。”何氏送了王媒婆回来,就坐到周氏身边。看那满脸的笑容,心里对这门亲事是十分愿意的了。

“就是聘礼上要求的有点高,我听说了,这丫头上半年给刘家庄的一户人家说过,啥啥都好,就是要了八十两的聘礼,那家出不起,亲事就黄了。”连守义道。

“聘礼要得多,人家陪嫁也多,不是说了,那聘礼到时候都带回来吗?”何氏道。

两个人说话,都瞧着炕上坐的连老爷子和周氏。

连老爷子抽着旱烟,一直没说话,周氏也不吭声。

“爹、娘,俺看这门亲做得。二郎年岁也到了。”何氏道。

“先打听打听她人品咋样。”周氏道。

“没听说有啥不好,那就是好呗。”何氏道。

连老爷子和周氏对视了一眼,没有立刻答应,也没说不行,只是说再想想。

何氏和连守义就从东屋走了出去。

“蔓儿,你们几个过来有事?”连老爷子就问连蔓儿。

“啊,没事,我就来告诉爷一声,我们打胡饼了,一会熟了,就给爷送过来。爷你先别吃饭。”连蔓儿就道。

“好,好。”连老爷子就笑着连连点头。

连蔓儿就拉着连枝儿和五郎从上房里出来。

“蔓儿,爷问你有啥事,你咋不说那,咱不找连花儿算账了?”连枝儿就小声问连蔓儿。

五郎也不解地看着连蔓儿。

“哥,姐,你们说,这个人家这么好,二伯和二伯娘也愿意了,为啥咱爷和奶没立刻就答应那?”连蔓儿问连枝儿和五郎。

“她家要的聘礼多,爷和奶现在哪里有那么多钱啊。”五郎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别说八十两银子,就是一半,四十两银子,连家现在也拿不出来,所以连老爷子和周氏才没有立刻答应这门婚事。可是二郎今年已经十七岁,婚事不能再耽搁了。

“这事,和咱们要说的事有啥关系?”连枝儿问。

“二伯和二伯娘要定这门亲,爷和奶没钱,可是大伯那有。”连蔓儿低声笑着道,“我有更好的法子,这次绝饶不了连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