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讨好(第2/3页)

“分家这事,是咱爹做主,我们也没啥说的。”张氏道。

“哎,一笔写不出两个连字来,就是分家了,咱们还是至亲。”古氏忙道,“这两包红糖和点心,给你补补身子。不知道你这事,要知道,该多买些回来。四弟妹,你再需要什么,一定要和我说,我给你想办法。”

古氏说着,又将两个尺头送到张氏的怀里。

“这两个尺头,是给孩子们做衣裳的。眼看着天可要凉了,正好一人做一套,枝儿和蔓儿也该做条裙子了。”

两个尺头都是棉绫的,一个是秋香色的折枝花图案,另一个颜色略深,是红色的茧绸。

连蔓儿在旁边看了,心中诧异。这古氏就向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虽也是嘴甜如蜜,却不会舍得拿出这些东西来送她们。

“怎么好让大嫂这么破费。”张氏就推辞不肯接受。

“你就拿着吧。”古氏笑道,“……花儿成亲的日子定下来了,是十月初五,这个月二十宋家就来下聘。我原还说,四弟妹你是个全福人,要请你跟着去铺床的,四弟妹你现在这样,我是不能开口了。不过留在家也好,到时候,还得四弟妹你多费费心,让大家脸上都有体面那。”

“自家人,只要大嫂不嫌弃,我啥都好说。”张氏道。

连蔓儿却听出了名堂来,宋家到时候要来下聘、接亲,如果她们穿得太过寒酸,大房一家的脸上就不好看,让宋家回去说道,连花儿以后在宋家也会被耻笑的。因此,古氏才会送了这些尺头过来,为的就是让她们裁制新衣裳,到时候好穿。

古氏又说了一会话,正要离开了,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连花儿手里拿着个小匣子掀门帘走了进来。

连花儿一进门,就满脸的笑,风吹杨柳似的走到张氏面前,道了个万福,又笑着招呼连蔓儿姐妹两个。

张氏忙让连花儿到炕上坐。

“我给蔓儿送点东西。”连花儿坐到炕上,将手里的小匣子打开,里面是两只鲜艳的绢纱堆花,花蕊是细金丝穿着彩色的珠子,略微一动就颤颤悠悠地,十分好看。

“……这是宫里面贵人用的,沈家从京城来人带了些来,送了两只给这边的太太,太太知道我在县里,就送了我两只。我舍不得戴,也舍不得给金锁和朵儿,心里想着,这样的好东西,只有蔓儿才配戴那。”连花儿笑盈盈地道。

古氏见连花儿拿出这绢花来,就瞧了连花儿一眼,连花儿也偷偷地向古氏递了一个眼神。

“蔓儿,来,姐给你戴上看看。”连花儿取出一只绢花来,招手叫连蔓儿。

连蔓儿猜出来连花儿为什么来的,因此脸上就只淡淡的。

“花儿姐,我是乡下丫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没福气戴,花儿姐你自己留着吧。”连蔓儿道。

“你是我妹子,谁敢说你是乡下丫头。我有好东西,不给我蔓儿妹子,还给谁。”连花儿笑道。

古氏也在旁边陪笑,不住口地夸赞连蔓儿。

连蔓儿觉得后背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这母女两个简直将她捧上了天,不知道的,绝不会听出来她们两个说的是她连蔓儿。

连花儿见连蔓儿执意不收,甚至除了一开始,就再瞧也不瞧那两只绢花了,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阴郁,随即又转回了笑脸。

“蔓儿,咱们是嫡亲的姐妹,千万别因为一些传言、误会,坏了咱们的情谊。”连花儿说着话,又从手腕上褪下来一只镯子,“蔓儿,这镯子,县里时新的样式,我自己打了一只,这只是给你的,你看喜欢不?”

古氏不由得又看了连花儿一眼,连花儿偷偷地在古氏手上捏了捏。

“刚才宋福总管出去,正遇上蔓儿和枝儿回来,蔓儿比以前爱说话了那。”连花儿道。

“四弟妹,上次蔓儿的事,我好后悔。”古氏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