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谁管钱(第3/3页)

因为有连守信和张氏两个大人帮忙,这次的采摘更快了一些。不到半个时辰,这附近所有成熟的苦姑娘儿,除了那些品相不好,没有成熟的,或是个头太小的,就都被摘了下来,装进了麻袋里。最后整整装了十破麻袋,都是满满的,板车走过的地面,都留下了深深的车辙。

“多亏让爹一起来了。”小七吐了吐舌头。

连蔓儿点头,可不是,要不是这次只有他们几个孩子,还真拉不动这车。

连守信来拉车,张氏和几个孩子在后面也用力帮着推车,一家人直奔镇上来了。

连守信脚程快,上了官道,也就一刻多钟的功夫,就到了镇上。连守信将车推到济生堂门口,就拿了镰刀和铁镐往铁匠铺去了,只留下张氏陪着连蔓儿几个。

“正说着你们该来了。”王掌柜见连蔓儿来了,一边让伙计把麻袋往店里搬,一边让他们母子到后面房里坐,“少东家也在,几位后边稍坐坐。”

来到后院,王幼恒迎出来,看见张氏,忙行了一礼。

“连四婶来了,快屋里请。”

张氏还礼不迭,“我是个乡下妇人,几次劳烦王太医,您是我们的恩人那,可当不起您的礼……”

王幼恒就笑了。

“四婶看你说的,说起来咱们是正经的乡亲,您是长辈,受我的礼是应当的。”

众人就到屋里坐了,有小伙计送上茶点来。

张氏看着几个孩子都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王幼恒待的极是客气,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却又不好说什么,怕伤了孩子们的面子。

“幼恒哥,我们这次把山里的苦姑娘儿都送过来了,数量有些多。”连蔓儿对王幼恒道。

“多些正好。”王幼恒道,“你们上次送来的那些,我都送去了县里和府城,卖的好极了。好些人家当作新奇玩意买回去那,入药的反而没剩下什么。”

苦姑娘儿卖的好,连蔓儿也跟着高兴。

“对了,幼恒哥,这苦姑娘儿还可以留到冬天吃。”连蔓儿又告诉王幼恒,“用线把苦姑娘儿穿起来,挂在房檐下面,等到了冬天,外面的皮就干了,那时候吃着更甜,过年的时候大鱼大肉吃多了,正好下火的。”

“还能这样,这我可要记下来。”王幼恒笑道。

“蔓儿,你的伤口长好了?”王幼恒看见连蔓儿头上没绑绷带,就问。

“都长好了。”连蔓儿道。

“过来我给你看看。”

王幼恒就站起身,和连蔓儿一起走到窗下亮处,轻轻掀起连蔓儿的头发,查看那伤口。连蔓儿头上的伤口足有半寸来长,好在有头发遮着,外面倒不大能看得出来。

“这样我就放心了。”王幼恒道。

“……蔓儿这疤,以后能消掉吗?”张氏问王幼恒。

王幼恒沉吟了一下,因为连蔓儿的伤口是在头皮上,即便有上好的去疤痕的药也不能用。这道疤,只怕要终身都跟着连蔓儿了。

“蔓儿年纪还小,再过几年,这伤疤张自己就会长没了。”王幼恒道。

“谢天谢地。”张氏立刻欢喜起来。

“反正有头发遮着那,怎样都没关系的。”连蔓儿自己倒没怎么在意。

王掌柜和五郎看着将苦姑娘儿都过了秤,就走进屋里来。

“……去了零头,十个麻袋,总共是八百五十斤,依旧按每斤五文钱算,共是四千二百五十文钱。”

王掌柜将钱托着,看看张氏,又看看连蔓儿。

“这钱是给哪位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