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头万绪(第3/11页)

庄同高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他在市委组织部干了那么多年,经手提拔起来的县处级干部已经无法统计了,看着自己亲手给别人精心加工的一顶又一顶乌纱帽,内心不知有多冲动和渴望,甚至眼红,巴不得自己留下一顶最好的,准备日后自己享用。可是这乌纱帽却无法收藏,也无法像商品一样放在仓库里存起来,过期无效。不知道多少次,他难以克制地想伸手向部长要一顶满意的帽子,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可是他始终没有这样的勇气。不知是哪位组织部的先驱发过号令,在组织部工作的同志,万万不能提自己的事,不能伸手要乌纱帽。他就遵循这样的规定,处处委屈求全,等了一年又一年,他害怕坏了组织部的规矩,影响自己日后的前程,没想到等来等去,终于鸡飞蛋打。如今,贾部长主动让他谈自己的事,可是为时已晚矣!这个新来的组织部长六亲不认,把这些乌纱帽由计划分配改成走向市场。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充满残酷的竞争,他既没有资本,又没有勇气,更没有实力!假如他也有本领,冲向前线,杀他个人仰马翻,成为战场上的佼佼者,照样可成为改革的先锋人物,可是他庄同高没有那种超群出众的天赋。想到考验,想到竞争,他像掉进冰窑一样,低下了头,酸、甜、苦、辣、咸,一齐涌上心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半天,他睁开绝望的双眼,颤巍巍地说:“……贾部长……难道我……就这样……完了吗?……”

庄同高再三恳求贾部长手下留情,能够念在他在组织部忍气吞声十多年、念在贾部长在省委组织部工作时多次来西臾时他鞍前马后地前后忙乎的份上,给他网开一面。

贾士贞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把早已准备好的那两个科级干部岗位说出来,害怕他一时接受不了。正不知道如何收场时,电话响了,贾士贞借机说:“同高同志,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改日我们再聊。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找我。”

部长下了逐客令,庄同高也就给自己下台阶,尴尬地点点头。这是他到市委组织部以来第一次和领导谈自己工作的事,也是他最伤心,最绝望的一次。他竭力排除心中那些荒唐而又危险的意念,让愤激的思潮慢慢吞没那些多年累积起来的美好的希望的暖流。

庄同高觉得自己不是站起来的,有点像飘了起来,转身离开时,两只脚像踩着海绵上一样。

二十七

贾士贞看着庄同高的背影,摇摇头,他拿起电话,是市委秘书长夏季,通知他明天上午参加市委常委会。

放下电话,贾士贞立即叫姜彦玲把尚以军、高兴明、下臾县委书记乔柏明的档案送过来。这些具体事务本来都是应该由机关干部科长来做的,可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贾士贞只好自己干起来!对于这样几个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调整,都必须提交市常委研究的,他在向常委会汇报之前,都单独向常书记汇报过,常书记说拿到常委会上去讨论吧!

贾士贞正在查阅档案,鲁晓亮的电话来了。

贾士贞匆匆来到鲁晓亮办公室,鲁晓亮关上门,先给贾士贞泡了一杯茶,随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说:“贾部长,我认真翻阅了韩士银的日记,可以说这本日记记录了他近两三年来许多绝对的秘密,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模糊,大概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其中的重大意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和县委书记乔柏明有本质的区别,而且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分歧。虽然乔柏明抓住他,利用他,但他时时都在和他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对乔柏明在许多方面都有所防备。而且他似乎感觉到虽然乔柏明早就怀疑他了,但他却仍然在继续利用他。所以,韩士银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我们正在重新查找证据。我今天又去了下臾一趟,估计很快就会有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