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破解苦难拼图 第七章 苦难让我们心意更新(第5/6页)

可想而知,若非上帝利用苦难吸引我们的注意,很多人根本就不会想到他。“当我们沉迷在享乐之中,上帝会对我们耳语;当我们良心发现,上帝会对我们讲话;当我们陷入痛苦,上帝会对我们疾呼;痛苦是上帝的扬声器,用来唤醒这个昏聩的世界。”[2]假如没有苦难,我们就会安逸地度过一生,难得闪念想到上帝或者永恒的结局—直至抵达那里,所以上帝才仁慈地将苦难摆在我们面前作为“去地狱途中的路障”[3]。

保罗和提摩太有一次提到,上帝曾叫他们经受极艰难的试炼,好让他们不靠自己,只靠上帝(林后1:8-9)。那个晚上,我对这两句经文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我的轮椅,因为有形,一直在提醒我,我是多么依赖上帝;背部的刺痛、胸衣的崩裂、褥疮的折磨—都在提醒我,我实在无能得很。它们是上帝对我拥有主权的特殊标志。它们使我把心思和希望放在天上。它们使我更像基督。

面临抉择

你想要鱼和熊掌兼得吗?我有时就想,有这种想法的很可能不止我一个。比如有人喜欢佛罗里达的温暖气候,却在寒冷的新英格兰获得了极佳的工作机会,每个人都有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我们巴不得二者兼得,却不得不二选一。

在两种对立的欲望间作决定,没有人比基督徒更能体会个中难度:一方面,圣灵帮助他爱上帝,饥渴慕义;而另一方面,他的基督教信仰却因他自己罪恶本性的引诱不断受到挑战。他巴不得同处于两个世界,却不得不二者择其一。

当提到杀人、醉酒、奸淫这样的“大”罪时,我们大都毫不犹豫地选择顺从基督,而我们紧抓不放的却是所谓“小”罪,正是诸如忧虑、抱怨、怀恨这样的罪,使我们一只脚迈进神国,一只脚留在世间。这些罪不如其他罪明显,所以如果没有上帝的强迫,我们可能根本不会去对付它们。然而“小”罪在上帝看来也是大的,所以他的确在强迫我们改正,而他使用的方法就是—

苦难!

不难想象,住院初期我苦苦挣扎,要明了瘫痪对我一生的真正意义,那时,忧虑、抱怨、怀恨的情绪常常诱惑我。内心深处,我知道它们是罪,可头脑在为自己辩护:“上帝当然不会介意我时不时发泄一下情绪。毕竟,我都瘫痪了!”

雪上加霜的是,住院才几个月,我便得知自己得接受一次手术,因为脊柱下端的骨头穿透了皮肤,必须磨掉。手术之后,我被迫面朝下趴在史赛克翻身床上15天,等待伤口愈合。除非经历过,否则你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感觉:整个人被捆在那讨厌的帆布“三明治”里,脸被箍在一个圆洞里,你只能看见正前方。在我这儿,正前方就是地面。好啊,在轮椅上过活还不够我受的;现在我竟被绑在这架刑具上数地砖,一动也不能动!

假如上帝对我的惩罚到此为止,我早就成了失败者—在那泥坑里越陷越深。我也不会对他有多大用处。那么上帝做了什么?他又加上一道难关!我在帆布三明治里当香肠的头一天,他就用香港流感当“酱料”给我抹上了!不能动弹跟不能顺畅呼吸比起来,顿时变得微不足道,同时,更有剧烈的头痛在折磨我!

我愤怒地抱怨说:为什么?我受的还不够吗?然而经过思考,我明白了。上帝是在强迫我睁开眼看清我在做什么。我的怨恨已经不是涓涓细流,而是不可忽视的滔滔江水。他好像正在把我的愤怒举到我的面前,慈爱却严肃地说:“不要转头望着别处。瞧瞧!这就是你所做的。这是罪。你打算拿它怎么办?”他在强迫我作决定。

那一刻,上帝把我逼入了一个角落,那种我们都应该时常被逼入的角落。我必须面对事实进行抉择:在这件事上,我是不是打算跟从基督?压力变得如此之大,我要么只得将局面完全交给他,要么放纵自己暂且沉湎于愤怒和怨恨。哪条路都会立即给我某种解脱,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方,不能混用。不能再有任何中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