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凤凰琴 第二章(第4/13页)

张英才说:“那你为什么还要说?”

叶碧秋说:“是你要我说,不是我要说的——二者完全不一样!”

张英才被叶碧秋后面的话说愣了。这是他来界岭小学后,所听到的最有文明含量的一句话。当然,他所感受的文明,多半来自每天都要翻开来看一看的《小城里的年轻人》。他很想问叶碧秋看过这本小说没有,或者问她想不想看这本小说。

张英才回过神来:“我不相信是余志干的。”

叶碧秋说:“我也不相信,余志尽冒充英雄。”

张英才说:“那你再去问问他。”

叶碧秋说:“我不敢再问了。三年级时,他说他吃了蚯蚓,我刚说不信,他就当面捉了一条蚯蚓吃下去。”

眼看谈不妥,张英才只好让叶碧秋走了。

6

周末下午的降旗仪式举行得早一些,因为全体老师都要出动,送那些在余校长家寄宿的学生回家。举行降旗仪式时,全校的学生都参加了,由于太阳还很高,天空还很灿烂,邓有米和孙四海的笛子,吹不出黄昏时的那种深情,气氛也就没有往日的肃穆。仪式结束后,邓有米、孙四海和余校长各带一个路队,往不同方向走。学生一走,学校里就变得特别冷清,就像一座没有香客的大庙,寂寞得人。

余校长总说张英才路不熟,留他看校。这一次,张英才存心耍了个心眼,悄悄地跟上孙四海这一路。直到走出两三里远,才追上去打招呼。孙四海见了他有点意外,嘴上什么也没说,依然牵着李子的手,一步步稳稳地走着,还不断提些课堂上的问题,让李子回答。李子若是到路边采山楂时,孙四海必定在旁边紧紧守护着。这一路队有六个学生,到第一个学生的家时,已走了近十里路。

张英才走热了,脱下上衣只穿一件背心:“这十里路,可以抵山下的二十里。”

孙四海说:“难走的还在后头呢!”

山路的确越来越难走。草丛中的蛇蜕也越来越多。孙四海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将捡到的蛇蜕小心地装进去。张英才看到一只蛇蜕,鼓起勇气把手伸了出去,一触到那粗糙的乳白色东西时,心里一阵阵起疙瘩。

李子在旁边说:“张老师怕蛇了!”

孙四海马上要李子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李子想了想说:“杯弓蛇影。”

孙四海轻轻抚了一下那片微微发黄的头发。张英才不由得尴尬起来。蛇蜕有许多了,塑料袋装得满满的。孙四海不让学生们再捡,要他们赶紧走路。站在山梁上,张英才以为离天黑还有会儿,一下到山沟,就很难看清脚下的路了。

学生们陆续到家,只剩下一个李子。

最后李子也到家了。王小兰站在家门口,一副等了很久的样子。孙四海将塑料袋递过去,王小兰也将一只装得满满的袋子递过来。

到这一步,孙四海才说:“李子这几天有些咳嗽。”他又介绍,“这是新来的张老师。”

张英才不知道怎么称呼好,只有点点头。

王小兰也在点头,点得很深,像是在鞠躬,然后问:“不进屋坐会儿?”

孙四海忧郁地说:“不坐了。”

张英才看清了,王小兰是个哀戚戚的冷美人。

听到王小兰身后的屋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呼唤:“李子回来了?”孙四海立刻说:“我们走了。”

走了一阵,张英才再往回看,王小兰果然还在家门口站着。又走了一阵,前面山上有一处灯火很像界岭小学。张英才一问,果真如此。

张英才很奇怪:“李子回家不是多绕了十里路么?”

孙四海说:“路是绕了点,但能多采些草药。她不绕路,别的学生就要绕路。”

张英才壮壮胆说:“李子她妈不该嫁给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