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园(第6/12页)

“那之后,你看到门开了,又被关上。应该是凶手出去了咯。千鹤你无意识间看了下表确认时间,那时是7点10分。你去夜间值班室找桥爪老师,跟他一起返回到那里是7点14分。奇怪的是,这段时间里门被上锁了。也就是说,在千鹤你去值班室再返回的这四分钟里,凶手把门锁上了。问题是,他是如何上锁的呢?”

千鹤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音乐教室的门和窗都被上了锁。那些窗户的设计是横向打开的,在窗框重合的部分用螺旋式钥匙插入转动便可上锁。门的话,室内通过转动把手打开,走廊里则用钥匙开门。因为窗户钥匙是螺旋式的,所以从外面不可能上锁。这样说来,凶手应该是从走廊用钥匙给门上了锁。”

“但所有教室的钥匙,包括音乐教室的,都放在后勤室保管。难道犯人先从后勤室悄悄把钥匙偷了出来,然后再上锁的?”

“这确实是最先考虑到的可能性。但君塚老师死亡的那段时间,后勤室里一直有校工在,外来者不可能偷到钥匙。根据校工的说法,音乐室的钥匙只有后勤室的那一把,就算校长手上也没有。校长那儿的话,只有正面玄关和校长室的钥匙。再加上,这个学校的钥匙都是很复杂的形状,要制作备用钥匙也很有难度。据说校长对此颇为得意。”

“那犯人就没有偷钥匙咯。那个校工不会就是凶手吧?”

“但校工要是凶手的话,他为什么要给音乐教室上锁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再者说了,君塚老师遇害的那个时间点上,他是有不在场证明的。因此校工不可能是凶手。也就是后勤室保管的钥匙没被用过。

“接下来考虑到的可能性是,君塚老师中枪之后,自己从室内转动把手,把门给锁上了。但这也不太可能。君塚老师那时中了两枪,第二枪还穿过心脏,导致他当场死亡了。所以不管怎么说,从室内上锁这个可能性就被否定掉了。

“我的第三个设想是,凶手先从室内将门锁上。接着藏在音乐教室的某个地方,等千鹤你们开门发现尸体之后,趁机溜出去。”

“但我们开门之后,桥爪老师和校工在教室里都转过了,确实没有人。而音乐教室桌子的桌脚都能看到,要是躲在桌子底下会被发现的。而且,教室里面也没有能藏人的橱柜之类的东西。”

“这个样子啊。所以,凶手藏身于音乐教室某处也不可能了。”

这不就是侦探小说中所谓的“密室杀人”嘛。虽说不太合适,但千鹤不禁兴奋了起来。卡斯顿·勒鲁的《黄色房间的秘密》、范·达因的《金丝雀杀人事件》和《狗园杀人事件》、迪克森·卡尔的《三口棺材》等等,千鹤脑中浮现出了一连串采用“密室杀人”手法的作品。那些小说中的手法对这次的案件适用吗?

“这就好像千鹤最喜欢的推理小说中所谓的‘密室杀人’吧?”

千鹤好像被叔叔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大吃一惊。

“——叔叔也知道我喜欢看侦探小说?”

“你妈妈老是在我面前抱怨个不停。明明是正值妙龄的小姑娘,却老是从图书馆借些名字不三不四的书回来,真是让她头疼。”

千鹤脸红了起来。

“——名字可能是有点奇怪,但内容还是挺理性的。特别是埃勒里·奎因的系列作品……”叔叔饶有趣味地看着千鹤的脸说,“虽然不是给你们小姑娘看的,但还是挺意思的。从今以后的时代,女性不应该被这种‘女性该做什么’、‘明明是女人却做那个’这些话所束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较好呢。实际上,我跟千鹤说这样的话,也是希望听听你作为侦探小说爱好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