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妹(第3/4页)

下午,九妹会到旁边乡政府门口挑水。乡上的水是政府从山上引下来蓄在一个池子里,再引到各家去的,所以用水得交钱。九妹的情况乡政府知道,所以从不向她收水钱。

接水的时候,九妹会和场坝上的人聊天,九妹性格好,从不跟谁闹别扭,大家都喜欢跟她聊天。大家觉得她一个带八个不容易,也时常关心她。谁家打了粑粑会送来一些,谁家请客吃饭菜剩多了也会送过来。所以,九妹喜欢住在乡上,她觉得乡上的生活比村里好多了。

乡上唯一让九妹觉得不好的是狗太多。场坝周围每天都有四处闲逛的狗,没人知道哪只是疯的,哪只是不疯的。狗实在太多了。不过,村里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家的狗在外面咬了人,谁家就得带去打狂犬疫苗,得花190元钱。

虎被狗咬过。九妹记得那天她在屋里准备洗衣服,就听到了虎的哭声,她放下洗衣粉走出来时,虎站在门口,一只手抬着自己的另一只手,哭个不停。

“奶奶,狗咬我了。”

“咬哪儿了,怎么咬的?”

“咬胳膊了,我到后面山坡上的厕所尿尿,狗就跑过来咬我了。”

“谁家的狗?”九妹心里怦怦直跳,被狗咬就得去打狂犬疫苗,就得花190元钱,可她知道自己的兜里只有11元5角钱,多一分都没有。

“刘二宝家的。”虎嘟噜着说。

九妹扭着小脚拉着虎去后面山坡上的刘家。

“我家狗在院子里拴得好好的,怎么会跑去厕所那边咬人?”刘二宝他爸问道。

虎突然低头一声不吭了。

“二宝,到底怎么回事?”九妹感觉有些不对,转过头去问二宝。

“韦虎跑来我家看电视,进院子时没注意才被咬的。”

九妹脑袋嗡的一下。190元钱!虎是自找的,刘家人不会出这钱。

钱是九妹回达帮弄来的。山里的人家不挨家挨户,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得翻山爬坡。好在消息传得快,人们看到九妹走过来,就把准备好的米往她的口袋里一倒说:

“九婆,就这么多了,你拿回去换钱吧。”

“谢谢了,等娃儿们的爹妈打工回来就还。”

谁家10斤,谁家5斤,九妹都记在心里。整整借了200斤,卖了184元钱。

九妹爱干净,晚饭煮上后,九妹会搬脏衣服到门口洗。小孩子衣服脏得快,九妹省吃俭用买来洗衣粉,她常对小孩们说:“娃儿崽呀,爸妈不在身边,就更得干干净净的,别让人家把你们看成野孩子。山里人笑脏不笑补啊……”

农村学校的作业不多,孩子们放学后,都能在场坝上玩到吃饭,虎和吕都喜欢弹玻璃珠,他们有一塑料瓶的玻璃珠,那是让很多男生羡慕的东西。井和行不喜欢玻璃珠,他们喜欢乒乓球,九妹给他们买过一副拍子,花了4元5角钱,那是他们唯一的玩具。他们有空就玩,没多久就打坏了,后来就再没好意思要。场坝边上有一个水泥球台,现在,他们只是在旁边看别人打,别人打累了,也会让他俩玩一会儿。女孩子则帮九妹洗白菜,今天她们没洗到土豆,有些失望。英有家庭作业,她把一块不大的三合板放在膝盖上,开始专心地写作业。板子是九妹捡回来的,那是所有小孩的桌子。“桌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英发现有人在板子上写话骂她,怀疑是吕,就去说给九妹听。九妹说:你是姐姐,就让着弟弟吧。

吃过晚饭,孩子们就不跟九妹在一起了。他们三三两两去各自的同学家看电视。九妹没电视,也不爱看。达帮村直到2005年才通上电,也就是说,在九妹的大半辈子里,电视跟她是没关系的,她汉语不好,听不懂电视里的人在说些什么,也不想听懂。小孩们都跑去找电视的时候,老姐妹就来了。大家喜欢在九妹家聊天。她们跟她一样,也帮那些外出打工的后辈带小孩,也不喜欢看电视。她们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搬张板凳坐在大人身边,听大人聊天或是听那些熟悉的布依族的传说。为什么现在这些小孩一到晚上就抱着电视看,她们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