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强弱连接

我们总会把人脉看作一张网。它以每个人为中心,一层层张开。假如你要画出你的这张人脉网,会怎么画呢?

它通常会是这样的:

你看到了什么特点?

首先,每个人跟别人的连接有粗有细。越粗的连接说明关系越紧密,是强连接,比如至亲、多年的同学同事朋友。越细的连接说明关系一般,是弱连接。

人们认为,在日常生活、职业和学习中,这些强连接往往会起极大作用。因此,我们总是会特别关注强连接:毕业生常用的找工作方式是“拼爹”,就是依靠最强的连接;经常聚会的常常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同学;常来往的也通常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如果没有血缘,为了能构成强连接,还要认一个“干爹”。

此类观点更适合于古老的村落宗族文化。那个时候根本没机会建立弱连接,因此那些在宗族和“同窗”里最有话语权、最得到族人认可的人,也有最多的烟抽,他自己的需求会更容易满足。

但是时代变了,而今过分依赖强连接的个人却在这个社会环境难以生活和发展。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而今是春节大规模人群跨省异动;过去电话一个月打不了几个,而今借助互联网,一秒钟就可以跟另一个国家的人联系。由此,由宗族及同窗所形成的强连接效用在逐渐变化。

在1973年,美国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发现,反而是那些弱连接、那些一年也见不到两面的人际关系,起到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弱连接在转换职业、求职和共同完成项目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弱连接的价值越来越大的原因是什么?每个人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圈子里,每个圈子的连接都是强连接,在这样的强连接中,大家有共同的文化、价值、习惯、兴趣,因此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有极强的同质性。这反而会缩小每个人的视野。而那些弱连接,往往出现在圈子与圈子之间。这会带来新鲜的信息、视野和观点,给新的工作、新的人际圈子以及新的行业制造了机会。

我发现那些职业中顺利转行的人,几乎都是弱连接成为“导火索”:一个从事电气行业的朋友在读MBA时参加一个聚会,认识的一个师兄正好是做教育培训行业,于是他看到教育培训行业的信息,激发起热情,与师兄来往之后短平快转到了教育培训行业;一个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朋友在5年前实习时,服务过一家家电企业,一次偶然机会相遇,谈了三次就进入该企业新成立的工业设计分公司做总裁。

对弱连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投入小,产出大。如果你还在校园里,不妨花点时间放在跟你的同学、专业无关的领域和团队里。我的一个小朋友是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但是业余时间却找老师学声乐,周末还会去跟某个街舞团队练街舞。如果你已经工作了,那也可以在其他不着四六的领域玩次票,去《快乐男生》之类的节目海选一把,或者去参加豆瓣活动秀秀蜜,还可以听听各种奇葩在各种类“TED”的论坛上扯淡……生活立体一点,可以出现很多弱连接。

善于利用弱连接。之前我提到了发现对方的需求、价值观和兴趣。弱连接不是相互换个名片就结束了,这种不叫弱连接,这种叫“虚”连接,就是我过去做电路板时的“虚焊”,看上去连接上了,其实完全没有。弱连接是你过了几个月在QQ上遇到他,还会打更多的招呼:“最近如何?”“我最近在做一个产品,不知道能否对你有用?”“正好有个小事,不知道你能否支持一下?”这样才能经营好弱连接。

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做转换。如果总认为弱连接就是弱连接,强连接就是强连接,那就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想你过去跟一帮哥们儿喝酒、打牌不亦乐乎,突然冒出一个女神要追要陪,哥们儿就说你“重色轻友”。我们的心智是一块有限存储的硬盘,只能存最多大约150个连接,这其中包括了大约15个强连接(这个现象被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邓巴研究出来),因此当一个弱连接(你要追的女生)变成了强连接,就只好要有一个强连接(一起喝酒的哥们儿)变回弱连接。重色轻友就是典型的强弱连接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