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第2/4页)

唐细道:“要说福分,本宫怕是比不得淑妃娘娘您。尹修仪未入宫前,娘娘可是独得皇上恩宠,哪怕是如今有了尹妃娘娘,皇上待娘娘您还是比待别人好很多的。”

淑妃再能忍的性子,此刻也是有些忍不了了。她凌厉目光朝一旁的太子妃抛去,搭在被褥上的手紧紧攥着褥子,似在憋着愠怒般。

唐细安安静静打量她,将她面上表情尽收眼底。

唐细没再理淑妃,只看向一旁的赵王妃问:“弟妹的病可好全了?”

赵王妃忙起身回话说:“多谢皇嫂关心,我已经好全了。”

唐细朝淑妃那里瞥了眼,却故意说:“吃了肉,千万不能喝凉水,会闹肚子。日后,可不能再这么不小心了。”

赵王妃并不是不小心,这么常识的事儿,她怎么会不小心?当然,唐细也知道她不是不小心的,怕是淑妃母子故意为之。

也是因此,唐细才越发厌恶淑妃,觉得她才是最心狠手辣的一个。她想争宠,不是不能争,但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这种态度,让她十分厌恶。

赵王妃好歹也是一个人,哪怕不得她喜欢,哪怕当初不是她真心想娶做儿媳妇的,可赵王妃是无辜的,她又何必这样作贱于她?她若不肯,当初大可与皇后对抗到底,不松口应下就是,何况当时皇上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可她呢?倒是好,为了博得皇上恩宠,为了在皇上面前进一步塑造温婉贤良与世无争的形象,她都做了些什么?

若她真是那般的与世无争,她倒是要夸一夸她的,可她不是。

淑妃这样的人,真是坏在暗处,犹如蛇蝎。若不是因她的身份天生是要与皇后一个阵营,恐怕她也会被她所谓的善良贤德蒙蔽了双眼。

唐细庆幸的是,如今好歹是看清了她的真面目。但担忧的是,怕日后这样的人不好对付。

因为她知道,淑妃这般从一开始就处心积虑谋划大事的人,她是野心很大的。像毒蛇一样,蛰伏黑暗中,说不定哪天就能使阴招搞死东宫。

毕竟,皇上喜欢她。

虽然有这些担忧,但唐细更相信皇后和太子的能力。有太子在,她倒是不必过多的去操这些心,只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就行。

接下来的日子,唐细日日早出晚归,几乎每天一整天都是呆在坤宁宫内。中午皇后会留她一起吃饭,傍晚的时候她才回来。她虽从前有帮着自己父亲做过一些生意上的账,但唐家从前的都是小生意,跟偌大的后宫里的账自然不能比。

何况,她要学的,也不仅仅是算账。

好在也不着急,她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实在不懂的,多问几遍就是,皇后也不会说她什么。

婆媳日日相处共事,感情倒是越发深厚起来。唐细虽底子差些,但胜在还算有灵气,凡事一点就通,也勤学好问,皇后倒也喜欢。

十一月中旬,北疆传来捷报,说是战事已平息,北伐军大获全胜。

打了好几年的仗终于休止了,皇上高兴,阖宫都高兴,宫里更是为了此事小小庆祝了一番。

边疆战事已平,太子倒比从前闲了不少,倒有空多陪陪太子妃了。不过,太子闲是闲了,但太子妃却忙得不亦乐乎,如今跟在皇后娘娘身边,认认真真学习。这一日,下了大雪,雪一直从午后下到傍晚,等天快黑的时候,地上覆盖的雪已经能没过脚踝了。

太子手握书卷坐在床边,一抬头,见雪落了这么厚厚一层,便差人去打听太子妃回来没回来。打听的人回来禀告说太子妃还没回来,他阖上书卷,打算亲自出门了。

见太子要出门,宫婢忙拿了厚厚的披风来。万德全亲自打了伞,撑在太子头上,太子说:“去坤宁宫。”

而此刻坤宁宫内,皇后见外面雪一直没停,又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所以,打算留太子妃下来一起吃饭。正准备打发人去东宫说一声,就听外面小太监进来禀告说:“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过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