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第2/4页)

绯霞从小跟在皇后身边伺候,能在坤宁宫做头等大宫婢,自然有几分聪明。太子的话外之意,她肯定是明白了的。

心中记下太子的话,而后又亲自奉了茶来。

等了差不多有大半个时辰,皇后才慢吞吞从内殿踱步出来。听到动静,太子抬眸看去,就见不惑之年的皇后一脸疲惫慵懒之态。

只窥了一眼,太子便平静收回目光。

陪着一起披阅奏折至深夜是唬人的,但欠觉疲惫犯困,倒也不假。太子是经事之人,自然想得出来昨儿皇上在坤宁宫是怎样一番翻云覆雨。

心中想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太子面上什么都不显。见皇后出来,他则带着妻子一起起身恭迎。

绯霞领着另外一个宫娥又奉了新茶来。

太子太子妃接过新茶,给皇后敬上。皇上懒洋洋接过去,只意思着抿了一口后,就搁在了一边。

唐细垂头立在阶下,等着皇后训话。

皇后瞧着没什么精神,话也说的有气无力:“太子如今娶了新妇,东宫有了女主人,子嗣的事儿得提上日程。太子也二十好几了,膝下再无子嗣,怕朝中那些老臣也不会放过你。”

“魏王不过年长你一岁,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下月齐王也娶新妇,你们可别还落了齐王齐王妃后程。”

太子抱手,爽朗应答:“母后教训得是,儿臣与细儿知道该怎么做。”

见唐细只垂着脑袋立在一边,也不说话,身上一副小家子气的模样,半点落落大方的气质都没有……皇后有些怒从心起。

“你呢?”皇后突然拔高音量,质问。

太子轻蹙了下眉,暂时没说话。

唐细被皇后突如其来的发难、质问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忙就回话说:“回母后的话,儿臣也将母后方才说的话记在心里了。”

“既是记在心里,就好好去做。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走?”皇后有点没事挑事。

太子脸色难看,抱手:“儿臣告辞。”

唐细也学着太子的样子,福礼道别:“儿臣告退。”

太子却没立即走,只漠着张脸,脸上表情严肃。他冷眉冷眼望着皇后,到底护着自己妻子几分,维护着说:

“若太子妃真做错了事,母后责罚儿臣无话可说。可若是太子妃无错,请恕儿臣不孝之罪也得护着她几分。子嗣的事,儿臣与太子妃会放在心上,若是一年后还没怀上,母后大可过问此事,儿臣不会说什么。只是,希望这一年内,太子妃再来坤宁宫请安的时候,母后莫要再拿此事为难她。”

“你……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太子的圣贤书都是怎么读的?你敢这么对本宫说话,你是否也敢这么对你父皇说话?”皇后气得身上那股子疲惫劲儿早没了,“你还只是太子,你父皇如今也还身强体壮,日后的事儿,谁也说不好。”

大有威胁太子的意思,但太子不在意。

再难听的话他都听过,再委屈的事儿他也受过。如今这些,又算得什么呢?

太子不欲再多言,只抱手告辞:“儿臣告退。”

母子俩吵,而且还是为了她吵,唐细杵在一旁,有些懵。但她插不上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就只能安静如鸡呆着了。

等出了坤宁宫大门,又坐上肩舆往慈宁宫去的时候,唐细鼓足勇气向一旁的太子请罪:“都是我不好。”

皇后生气,太子也生气。所以,方才出了坤宁宫,太子脸色一直十分难看。

心里想着事儿,自然忽略了身边的人。直到她甜甜软软的声音响在耳畔,太子才将思绪从远方拉回。

见身边的人低眉顺眼,一副犯了大错的样子,太子手覆了过去。

“你有何错?”

唐细说:“惹殿下和母后不和,是我的错。”

太子温声宽慰:“孤与母后之间的事颇为复杂,与你无关。母后今天其实也不是挑你的错,她是看孤不顺眼。所以,你也不必将她方才的话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