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第2/3页)

容姑姑对她说过,太后娘家的侄孙都不在京中,陆家孙辈又无姑娘。侯夫人年岁大了,身子不好,几个侄媳妇得留在府里照顾侯夫人,所以,平时也鲜少能入宫来陪太后。

先帝去了后,太后就住在这慈宁宫里。她不再管后宫之事,每日倒是过得挺寂寞。

容姑姑话里话外的意思,倒是有些感激她。因为她来了慈宁宫,整个慈宁宫显得比往日有生气多了,太后也日日都很开心。

唐细是心地善良的人,人家投之以桃,她会报之以李。知道太后疼她,拿她当自己人,唐细更是尽心尽力服侍在太后身边。

到底是没提想家的事儿,唐细在慈宁宫一住又是大半个月。太子还是日日过来请安,不过,可能因为庶务繁重的缘故,常常略坐了会儿就走。其他皇子宫妃也偶来坐坐,但唐细却只对郭淑妃印象深刻。

郭淑妃虽不是日日来太后这儿,但却比别的妃嫔来得都勤些。常常陪在太后这里,一陪就是几个时辰。

郭淑妃是个十分温柔的女人,年岁与皇后差不多。但论姿色的话,却远不及皇后美艳绝色。

但论性情,郭淑妃说话轻声轻气,身上也没什么架子,平时对谁都十分有耐心,十分的平易近人。常常太后休息的时候,她怕唐细寂寞,倒是常常找她说话打发时间。

郭淑妃也是小户女出身,不懂什么琴棋书画,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绣活和厨艺。唐细向她讨教,倒是学到了不少。

这日午后,太后在歇晌,郭淑妃便拉着唐细一道去了窗边的炕上坐下。淑妃最擅双面绣,唐细想和她学,淑妃就非常耐心的教她。

这个时候,皇上来了。

唐细在慈宁宫的一个月,皇上来过几回。不是头回见到圣驾了,所以,唐细也不紧张。

见到龙架,就跟着淑妃一起去请安。

皇上唤了起后,朝窗边的炕上看了眼。淑妃见了,就主动笑着说:“唐小姐知道臣妾最擅双面绣,想跟臣妾学。所以,趁母后睡午觉的时间,臣妾就想着教教她。”

“你倒是个有耐心的。”皇上抬手点了下淑妃鼻尖后,往一边坐了下来。

淑妃倒是有几分羞涩,垂着脑袋抬手摸了摸自己鼻子后,才也跟在皇上身边,在他下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唐细才亲自泡了茶端来奉上,就听到内寝的动静。太后醒了,唐细匆匆朝皇上福礼告退,去内寝伺候太后去了。

“这丫头伺候母后倒是伺候的勤。”皇上盯着唐细背影瞧了会儿后,才端起搁在一旁的茶来啜了小口,“茶也煮得不错。”

郭淑妃便也笑着夸道:“是个懂事又心灵手巧的丫头,打她来了慈宁宫,陛下您瞧母后的气色是不是好了很多?”

皇上回想着这一个月来太后的样子,点点头:“倒是比从前有精神了。”

又问淑妃:“母后这里你素来是跑的最勤的一个,

朕听说,太子最近也日日过来请安。可有此事?”

他听到的又何止是太子日日来请安这么简单,这些日子来,后宫里那些嘴碎的妃嫔都在传,说是太子瞧上了慈宁宫里的这个商户女。

一个人传,他自然当不得真。可当所有人都在传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重视了。

淑妃说:“臣妾见过太子几回,不过太子是不是日日来,臣妾就不知道了。”

皇上索性直言:“最近宫里都在传,说是俭之看上了这个唐姑娘,太后也十分中意。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淑妃如实回答:“此事臣妾的确知道一些。不过,都是外面的人传的,太后倒是没说什么。”

皇上一时没说话,只沉默着喝茶。直到太后梳洗穿戴好了,皇上才过去请安。淑妃自然也跟上。

见到皇上来,太后就笑了:“今儿哀家的慈宁宫倒是热闹,皇上今儿怎么得空过来?政务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