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第3/4页)

那时候,尹老太爷县官任满,被礼部调任回京。因任县官期间表现出色,官升两阶,尹家前程可期。

尹家二老嘴皮子都磨破了,可怎么劝,尹氏这个女儿都不肯听。最后,闹得关系有些僵。虽说没有断绝父女、母女关系,但这些年来,也一直未有走动。直到三年多前,尹二舅又回来任县官。

原以为关系会有所缓和的,可谁想到,出了尹兰溪抢了表姐唐细亲事这事儿,关系反而更僵了。

尹氏早就想炸了,如今正好,新账旧账一起算。

“亏得你们家一直自诩书香门第,怎么尽连礼义廉耻都不懂?孔圣人的书,都读进狗肚子里了吗?”尹氏气极,也顾不得她母亲的面子,直接指着尹二夫人骂,“方才见你一直缩着脖子,屁都不敢放一个,我还以为你知道错了呢?如今看来,你非但不知错,反而还很得意。”

“好啊,我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既然你们尹家都不怕,那不如我出去满京城把你们家干的好事说道说道,我倒要看看,人家是会嫌弃我们唐家门第低,还是会背地里戳你们家脊梁骨。”

尹氏狠话一放,二夫人秒怂。

但一时又说不出服软的话来,一张脸恁是憋成猪肝色。

还是大夫人出来打圆场了,哄着尹氏说:“你与她置什么气,没得气坏了自己身子。今儿是咱们家团聚的好日子,莫要说那些不相干的。”

似是要给唐兆成这个姑爷几分面子一样,特意提了他问:“咱们家二姑爷呢?怎么没一道来。”

“他没空。”尹氏语气特别僵硬。

老夫人脸色也不好,一半是气二夫人不会说话做人,另一半,则是气自己闺女。方才尹氏那几句话,的确也有拐弯抹角暗讽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自然听得出。

但想着以大局为重,老夫人只冷着脸把二夫人打发走了,倒没对自己女儿怎么样。

大夫人从中周旋一番,气氛又回来了。

唐细就坐在老夫人身边,手一直被老夫人攥在手中,她主动笑着对尹氏说:“你要回去就回去住,我不留你。但,这丫头你得给我留下。”她拍了拍唐细手,十分满意,“不管我是入宫去给太后请安,还是出去串门,带她在身边,总能说门好亲事。”

尹氏见母亲果然主动提了,她朝女儿唐细看去,倒没帮她做决定。

只说:“细儿大了,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我不拘着她。”

“那你怎么想的?”老太太又问外孙女。

唐细自然只有一条路可走的。

“我也想多陪陪外祖母。”

尹老夫人满意,吩咐大夫人说:“安排她和兰池住一起,姐妹两个正好一起做个伴。”尹来池是大夫人闺女,比唐细大一岁,今年十七,还待字闺中。

大夫人忙应下说:“母亲,您就放心,这事儿我来办。”

尹兰池闻声也忙站了起来,朝唐细略抿唇,算是打了招呼。

虽说是太子让住进尹家来的,但尹氏也不想上赶着。应是应下了,不过尹氏可没肯让女儿立即住过来。

唐家在京城又不是没住处。

约好了过几日再来,又留尹府吃了晚饭后,唐细母女这才离开。大夫人亲自送到门口,也算是给足了尹氏面子。

外面天冷,但马车内暖和。母女二人面对面坐着,尹氏总有不舍。

前些日子赶着进京,其实倒没想得太多。如今进了京,也见了太子,一切定了下来,她反而有时间和精力多想了。

从前在榆桐的时候多好,女婿是招赘的,女儿就跟自己住一起。可如今呢?却是惹了尊佛,连退路都没有。

说好听了是攀高枝了,可日后日子好不好,谁知道?

这样的高枝,尹氏其实没兴趣。若她真有那攀附权贵之心,当初也不能嫁给一穷二白的唐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