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3/3页)

他有些兴奋,披了件衣服直接下了床站着,在黑夜里来回踱步,语速飞快地同温别玉说话:

“迁徙到任何一个城市和迁徙到子女身旁,同样需要成本,而气候再宜居的城市,和有子女在的城市,都是不一样且无可比拟的。在大城市工作的子女之所以不能将父母从老家接来,首要问题就是现实的成本问题:子女根本无法负担父母在大城市的长期日常消费。”

“注意,是长期,日常,消费。”

俞适野将这三个名词逐一点出来,并替换了前两个。

“如果这一情况变成,短期,奢侈,消费呢?就像一年到头,给父母办一趟出国游,一年到头,给父母包一份大红包这样?”

温别玉跟上了俞适野的思路。

“你的意思是,你之前在做的分散式养老公寓……”

“对。”

俞适野轻声说。

“我们宣传的要点,不应该是老人,应该是年轻人,需要这些房子的,是那些人到中年,已经在此地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从这里脱不开身,可又想要照料老家父母的人……”

“一年里头三个月,或两年里头三个月。”

“将老人从家里接过来,住在专门的安全的住所里,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也缓解彼此的思念……”

“你说,”俞适野问温别玉,“这个想法如何?”

“很好,非常好。”温别玉回答,“真的特别好……”

如果我爷爷还在,我也会需要这样的房子。

他看着俞适野。

黑夜也挡不住这人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