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3/3页)

俞适野抬头看了一会,感慨道:“两颗孤立的星,因某次意外被对方的引力场捕获,在纠缠的力的作用下,从此更变了彼此的轨道,相绕旋转,就像爱情一样。可惜……”

他顿了一下。

“宇宙太远了,引力也不可见,这样的浪漫有些触不可及。”

温别玉看了俞适野一眼,突然换了个前进的方向,拉着俞适野来到学校内的一栋实验楼前。

俞适野看了一会,记起来了:“我在这里上学的时候,这栋大楼才刚刚开始施工,如今已经建成了吗?”

温别玉嗯了声:“已经建成满七年了,算不上新建筑了。现在学校里还有两栋比它更新的,其中一栋是去年才完工的。”

他说完便带着俞适野进入大楼,一路来到一间放置展览品的教室,没钥匙开门,就推推窗户,正好有一扇窗户没有关严,温别玉直接翻窗户进去,来到其中一个玻璃柜子,取出摆放在里头的展览品。

自后边跟着进来的俞适野刚想说这样不太好,再定睛一看,展览品前的制作人标签上,正写着:

49届建筑系温别玉

俞适野压低了声音:“这东西是你做的?”

温别玉:“对。”

俞适野看着温别玉手中的东西,一时沉吟,那是一个很奇怪的模型,一个木头的底座,上边牵很多鱼线,鱼线又串联着许多尾指粗细的钢管,钢管彼此还不相碰……

“这是什么?”

“这叫张拉整体模型。”温别玉回答,“是我们建筑学上的一个概念,解释起来有点麻烦,我们待会再说。”

拿了东西,他们又从窗户翻出来,然后一路到达这栋实验楼的天台。

打开天台的门,凉风一下倒灌入内。

他们走到天台上,再度仰头。

人类来到了高处,天空的群星也就低垂了。

温别玉举起手中的张拉整体模型,他告诉俞适野:“在建筑上,这些不相触的构件就相当于宇宙里孤立的星。这些线和构件一起组成了一张如同万有引力的平衡张力网,失去任何一样都不可以。这是因星星的相遇而诞生的概念,却由人手亲自搭建完成的模型。”

“哪怕曾经因为意外被暂时拆开,彼此分离,高明的建筑师也可以将线重新续上,甚至用计算来优化结构,让它们更加牢固的组合在一起。”

一路说到这里,温别玉将手中的模型交到俞适野手上。

分开的九年是你我都无法抹消的九年。

但是也许,断裂的意义,只是在于让你我之间,更加稳固,更加坚牢,更加的,不可拆分。

天上的浪漫来到了掌心之中。

俞适野看了半天,握着模型将温别玉抱入怀中,抱得有点紧,他勾起嘴角,语气调侃:“别玉,你会宠坏我的。”

这句话后,俞适野又开口,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将心中的怅然藏在风里。

“这样子,我会想要强求的……”

作者有话要说:“张拉整体”(Tensegrity)概念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富勒(R.B.Fuller)的发明,这指“张拉”(tensile)和“整体”(integrity)的缩合。这一概念的产生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富勒认为宇宙的运行是按照张拉一致性原理进行的,即万有引力是一个平衡的张力网,而各个星球是这个网中的一个个孤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