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第2/2页)



离乱之后,长安贵胄并未收敛轻薄,风流放任一如既往,骄纵肆意倾泻。俗话说“好了疮疤忘了痛”。对于历史的教训,哪怕是以无数条命换来的,一旦时过境迁,人们总是习惯性地选择遗忘。

大家都有避难情绪,甚至,因为欠缺了安全感,自觉朝不保夕的人们,为了摆脱内心的恐惧阴影,会更加忘形地投入到制造快乐和麻痹的运动中去,以欲望对抗恐惧,欲望如洪水肆虐。好像如此这般,恐惧击打过来的频率就会变慢,就会减弱。

我无数次地想,长安的春天是什么样?长安月下的桃花是什么样?那些唐人的诗带我回到千年前的帝都,繁华生动得仿佛我亲身经历。想念时间太久、太多次,久到怀疑,那种美好无关他人,只是盛开在悠远念想中的风景。

提起唐人所爱的花卉,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牡丹。其实,唐代长安的初春,繁盛的桃花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花卉之一。大明宫中有大量桃树,皇家御苑中,有专种桃树的桃园。

每逢春日,灼灼花开灿若云霞。杜甫在写给贾至的和诗《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赞美大明宫的春景,亦有“九重春色醉仙桃”之誉。

时值好春,绿柳荫浓,桃花艳放。每一日的清晨,钟声由大明宫金色的阙楼传出,渐次回荡在帝都的上空。红色的宫门缓缓打开,成千上百的官员鱼贯而行,行走在白玉铺成的台阶上,御香缭绕,旌旗飘扬。此时,晨露未。

太阳缓缓升起。“凤毛”制作的掌扇在香烟雾霭中移动,那是皇帝的仪仗。盛大的朝会即将开始,帝国的官员和异邦的使节等待着皇帝的朝见。

每当入夜,月色青冥,桃花在长安月下减退了娇媚之气,更添梨花的清寒。那花下还有酒,有对坐浅酌清吟的人。那人感慨着东风不单不帮人遣散愁绪,漫漫春日反而把恨牵引得更长。

他说: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我心有一种忧伤,无法向外人道出。属于全世界的春天,总还有人不能尽兴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