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即真凶(第3/8页)

说起领路人这事,老查理是担任领路先锋的最适合人选,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因为众人都晓得,老查理有过人的眼力,什么细微的东西都逃不过他的法眼,有人说他有双山猫一样的眼睛。可是,在老查理的带领下,各条无名小路、各个偏僻的地方和洞穴大家都走了个遍,并且毫不停歇地整整找了近一个礼拜,依旧没有发现夏特沃斯的踪迹。

然而,诸位要注意,我所谓的“踪迹”诸位可不要仅从字面上理解,因为从某个角度而言,跟夏特沃斯失踪事件有关的某些“马迹”还确实被众人发现了。大家顺着这个可怜的老绅士的马的蹄迹(它的蹄迹非常特殊,很好辨认),一直找到了本市东边约三英里处、通向某城的主干道上,并在这儿找到了某个关键地点。马蹄痕迹就此转向,从主干道离开,转到了一条小路上。

看来,夏特沃斯本来准备从林地穿过,再回到主干道上,这种走法确实能比一直走主干道省去大约半英里的路,算是条捷径。大家就顺着小路上的马迹往下追踪,最后却走到了在小路右边的一处发臭池塘,池塘被刺藤灌木遮掩着,而一切痕迹到了池塘对面就全部没有了。从现场的痕迹来看,这个地方大概曾有过一些争斗,好像有个较之一般人更巨大的身躯,从小路上被拖到了池塘这儿。

大家把池塘反复打捞了两次,然而一无所获。就在搜寻工作毫无头绪、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见多识广的老查理建议把池塘的水抽干,这样就不会有遗漏了。大家当然也都同意,并对他的睿智和快速反应纷纷表示赞赏。有很多人原本担心或许要用铲子挖掘尸体,因而都带着铲子;大家就利用这些铲子很快挖好了一条排水沟。抽干了池塘的水后,大家看到一件黑丝绒背心躺在池塘中间的一团烂泥堆中,当场就有人认出来,这件背心就是班尼费特所穿的。

认真检查一番后,大家发现这件背心不但已经破烂不堪,并且还有血迹沾在上面。现场的不少人都还记得很清楚,夏特沃斯离开家的那天早上,这件背心就穿在班尼费特身上。另外,还有人说,他们可以发誓,自从夏特沃斯那天离开家之后,都没有再看到班尼费特穿过这件衣服。乃至没有谁可以指出,在夏特沃斯失踪的这段时间中,他曾看到班尼费特穿过这件衣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班尼费特无疑成了矛头所指。就在大家群情激愤地就班尼费特的涉嫌谋杀提出指控,并让他解释背心这件事的时候,这个年轻人不但脸色极为苍白,乃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那些平时跟班尼费特一起厮混浪荡的狐朋狗友马上就背弃了他,极力主张立即逮捕他,其心狠手辣的程度,比他的那些仇家还要厉害。

可是我们再看“老查理·郝仁”,这位曾跟班尼费特有过过节的“郝仁先生”,却有着宽厚的性格和胸襟。老查理挺身而出,极力帮班尼费特辩护,其间他多次说到,对这个“作为夏特沃斯财产继承人”的年轻人,他真心地愿意原谅他,对于他曾经因一时冲动而做出的种种蠢事予以原谅。老查理的原话是:“我真心实意地原谅这个年轻人,可对于这个对他非常不利的物证,我表示遗憾。然而,我会秉持最大的善意和良心,竭尽我的所能,用我这笨拙的才能,尽量对这件离奇怪案的诸多疑点进行淡化和缓和,希望可以帮这个年轻人洗刷冤屈。”

老查理在此后的半个多小时中,就用这种急切而热心的口吻,费尽心思地帮班尼费特开脱。毋庸讳言,如“老查理·郝仁”这样的“好人”,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他们带着满腔的善意,总是急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帮人渡过难关。他们经常不顾一切地为朋友两肋插刀,凭着良心说话,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要么误导视听,要么说错话,最终往往是弄巧成拙,把事情弄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