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突生变故(第3/5页)

梁玉于忙碌的空隙,又要往东宫里去——太子妃要生了。

~~~~~~~~~~~~~

梁玉到东宫的时候,那里已经聚了不少的人了。李淑妃带着儿媳妇来了,两人都有生育的经验,李淑妃正执掌后宫,是应该出现的。太子妃的母亲也来了,女儿生育,她得到了探望的许可,桓嶷将她接了来,希望她能陪伴太子妃直到出了月子。

在这方面,桓嶷也很谨慎,不愿蹈杜氏的覆辙。当年桓琚请徐国夫人帮忙照料的时候,必也不愿发生后来的事情。若不想外戚没了下场,就要防微杜渐,桓嶷便只说了“一个月”。饶是如此,陆府也颇觉得太子是个好丈夫了。

李淑妃坐在一边,见梁玉来了,道:“坐吧,已经发动了。”

梁玉看看位次,在李淑妃下手坐下了,问道:“怎么样啦?”

“她的母亲已经进去了,我们只在外面支应就是了。东宫里的旁人我都没叫她们来,良娣带好孩子、孺人照顾好自己,就算是帮忙了。”

“您想得周到。三郎呢?”

“还在两仪殿里议事。”

“哦。”

里面太子妃的声音一声叠一声的,渐至无声,梁玉的心揪了起来。她见过好几个产妇,都是自家嫂子,都没有这么紧张。再看李淑妃,手里的念珠捻得飞快,口中念念有词,梁玉开始恨起自己做道士的时候不认真,没背几篇应景的经文来。

又过了一阵,里面还是没有声音,桓嶷可是被放了回来了——桓琚也很关心太子妃是不是能生个男孩儿出来。

桓嶷先看李淑妃与梁玉都在,听声音陆夫人在房内,心安了下来,故作镇定地道:“你们都在,我就安心了。”说完就开始踱步来,一圈一圈的,梁玉心道,【看来他们小两口处得不错。朱良娣当时,是没这个待遇的。】

等到天黑了下来,还是没有出来,桓琚那里打发了三波人过来,都没听到结果,又派了两名御医。接着,丰邑公主、安邑公主都来了。见到梁玉,问道:“如何?”梁玉恨得说一句:“我宁愿是自己在生,也强如这般等。”

又过一炷香,晋国大长公主赶在宵禁前也赶了过来。一群人在外面干着急。

再过一时,一队人挑灯过来,拥着一个小少女,见面就说:“阿婆。”

却是阿鸾来了。李淑妃道:“你怎么来了?”

阿鸾道:“晚膳的时候已经过了,我看阿婆与阿娘都还没有来,过来看一看。”

祖孙二人说话,桓嶷的步子也停了,阿鸾盈盈一拜,桓嶷笑笑:“你又长大啦。嗐,当年你出生的时候……”

一语未毕,里面一阵惊呼夹杂着婴儿的声音,所有人为之一振,李淑妃问道:“如何?”

门被打开了,一个宫女出来说:“恭喜殿下,是位小娘子。”

四周是一片大喘气的声音,都有些遗憾,如果是个男孩儿就好了,所有人都这么想。桓嶷抬手抚上了阿鸾的头:“你有妹妹了。”谈不上失望,他还年轻,妻妾也不算很少,男孩儿接着生就是了。

李淑妃道:“三郎,九娘才是辛苦的人。”

桓嶷笑道:“这是自然的。”

牵动了这许多人,生下个女儿固然欣喜,但是因为是太子妃,还是更盼是个男孩儿,这种莫名的压力让梁玉不停地捻动手指:【亏得我还有阿先。】周围都不是傻子,互相看了看,都欢笑了起来。

丰邑公主道:“过不几年,咱们又有一个可以一起玩耍的人啦!甚好!甚好!”

晋国大长公主嗔道:“就知道玩儿。你别把孩子带坏了。”

“要这么说,您才是长辈呢。”丰邑公主吐吐舌头,打趣起长两位的人。

梁玉道:“说起玩儿,趁着这个喜事儿,咱们不该热闹热闹吗?”

一群人叽叽喳喳,商议要怎么庆贺,要桓嶷设宴,还有满月酒,一定要盛大,得把她们这些人都请了来才行!李淑妃听她们越说越热闹,看看阿鸾,心头一动,【阿鸾年纪也不小了,也该露一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