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是外戚(第3/5页)

宋果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我……”我还是不说了吧!他很生气地也要了笔来写下一行字:安心修养,会好的。

梁玉笑着点点头,写:请教。

吕娘子道:“不知先生有何赐教?”

宋奇先说:“圣人已经下了决心了,必会废后的,只是杜、赵数百年望族,必有挣扎。三娘,圣人也不会尽诛两家的,有合用的,指不定还要再用一、二人。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不能卷土重来。下官一定会尽力,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的,这一回他们不要想再推出一个人顶罪,别人好逍遥。”

梁玉写道:酷吏不好,我不缺德。

吕娘子干脆也把这张纸拿给宋奇看,宋奇一叹:“三娘比先前更长进了。”

梁玉脸上一红,原来大家都看得出来她天生是个缺德鬼了。又写道:公主可离婚否?

宋奇一愣,问道:“丰邑公主?”

梁玉点点头,她与吕娘子都紧张地等宋奇的意见。宋奇想了一下,笑道:“她与杜驸马本就不和,离了也好嘛。三娘只要问一问丰邑公主,愿不愿与杜氏同甘共苦,她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他是没有往这方面想的,因为桓琚要拿杜家开刀,一定是因为杜家、杜皇后对朝廷构成了危害,那就不会因为一个女儿而手软。如果梁玉觉得这么干开心,那就干好了,反正公主也不大乐意要这个驸马。杜家少了一个驸马,也是向世人表明了一种风向。圣人弄倒了杜家,真心疼女儿会给她再选一个出身良好的公子的。

宋义冷笑着加上了一句:“如果丰邑公主就乐意陪驸马倒霉,那就让他们夫唱妇随,三娘也就不必挽救她了。留着她给杜家增光添彩吗?”

这一屋子里就没有一个天生的好人,个个都是天生的缺德鬼,没到图穷匕现的时候都还绷着,现在都撕破了脸,还绷个什么劲儿呢?三宋是要站太子一边的,对杜皇后的危害明白得只比梁玉更早、更清楚,削杜家,好呀!

宋义添了一句:“大哥,我看三娘的主意就不错。一枝一枝的削嘛!断了他们的姻亲,切了他们的下属,一点一点的来。大事圣人办了,我等在小事上替圣人分忧就好。”

宋果提笔写道:发其阴私!不孝、别居、私财……

果然不说话的人才是最凶狠的那一个,宋果招招都往“声望”二字上招呼。虽然大家都知道,世家就是一代代的占有大量的土地、做高官来维系的,但是说出去,提的还是“德行家风修养”,宋果就往这上面动刀子,让杜家人人唾骂!

宋果又写:皇后以孝行闻名天下。母亲为恶,女儿岂是善类?母死而不收,也算孝?

梁玉拍案,【他娘的,读书人真是狠啊!】

梁玉得到宋奇的同意,将此事放下,又写道:三郎当如何?

宋奇道:“请三娘一定转告太子,对圣人孝道为先。余者都可不问!过于刚强的太子可不好,当然也不可软弱,生母遇害而不怒,不是虚伪就是无能,则太子就要危险了。再有,对酷吏一定要慎重,三娘知道主父偃吗?”

梁玉点点头。

“主父偃不能说是酷吏,然而有一句话却是讲得透彻‘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酷吏也是这般,他们从来不能持久,便也无法更进一步,只有越来越疯狂。若是阻拦不及,一定会伤及太子。他们需要向圣人证明自己有用,案子只会越办越大,当外戚、朝臣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一定要攀扯诸王,最后殃及太子。”【1】

梁玉倒吸了一口凉气。

宋奇沉重地点头:“就是这样。”

梁玉写道:年前我给三郎送新衣。

【做人果然是不能太缺德的。】梁玉一脸感慨。

梁玉聊天太费劝,写得差不多了,后来便由梁玉简单写几个字,吕娘子给她翻译出来说给三宋听。三宋与她又聊了些家事,又说及三宋在京城的生活之类。宋奇媳妇死了很久,在外面也没娶上一个,梁玉想到南氏说的话,有心问他的打算,想到自己还是个出家人,又没有问。